新闻观察:“摆在马路边的腐败”凸显监管失灵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09:08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时下,某些地方的基层政府刮起了一股兴修豪华办公楼的风潮。一些乡镇新盖的办公楼犹如星级酒店一样气派,有的甚至竟可以与天安门“媲美”———据2004年12月29日《重庆时报》报道,耗资400余万元新修的重庆市忠县黄金镇政府,其大会堂俨然如同一座天安门,其气势之宏伟、派头之豪奢,超出一般人的想像。 像忠县黄金镇这样的豪华办公楼,而今在一些中西部贫困地区的乡镇并不鲜见。这些
基层修建豪华办公楼热潮的兴起,固然与一些基层政府负责人片面追求“形象工程”有很大关系,而往深里说,更与相关部门的监管失灵有莫大的干系。 众所周知,要修建一个相当规模、造价不菲的办公场所,必须经过层层审批和监管。一般来说,审批立项、经费批准和责任审计等几个主要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可奇怪的是,那些超标准的豪华办公楼居然都能冲破重重监管,堂而皇之地拔地而起,个中缘由,值得深思。 就拿审批立项来说,本来是一个极其严谨的程序,但是,到了忠县黄金镇有关领导手里,这一关就好比一层纸糊的窗户。据了解,黄金镇的党委书记王尔诚原来在县建委当过副主任,按理说,他对规划、立项、审批的法定程序都是十分熟悉的。可是,黄金镇的办公区规划设计一到他手里,就全然由他个人“随意挥洒”。有知情人介绍,因为他“对建筑很在行,这办公区都是他设计的”。从这里即可以看出,诸多超标办公楼规划的出笼,与审批程序形同虚设有直接的关系。 修建豪华办公场所自然需要大笔经费,而经费的监管和审批在许多情况下,实际上演变成了一笔剪不断、理还乱的糊涂账。据报道,忠县黄金镇修建“天安门”式办公区的巨额经费来源于当地水泥厂的改制,而企业资产是如何变成楼堂馆所的,至今没有一个明晰的说法。更有甚者,如《北京青年报》曾报道的,耸立在陕西三原县大程镇美乐大街上的镇政府大楼,花费了280多万元修建,建成已有6年,仍然处于闲置状态,拖欠施工队的150万多元至今也无着落。由于一些基层政府的基建经费监管实际上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这在客观上助长了豪华办公楼的修建热。 一项动不动即高达几百万元的经费支出,必须有相关决策人负责。而事实上,这一重要的程序在个别地方竟然被“豁免”了,这使得修造豪华办公楼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变成了无风险的决策。陕西三原县大程镇政府办公大楼如今成了一栋烂摊子工程,而主持该项目的原镇党委书记、现任三原县计生局局长孙树辉却振振有辞:“我不负任何责任……盖楼时考虑要有超前发展思想,又经过了县里有关部门和主要领导审批……后来乡镇企业效益滑坡,减少了上缴的利润。加之户口卖不动了,导致没钱支付。”决策之初,主管领导往往是头脑一热,大笔一挥,摊子就铺开了。一旦决策出现失误,却又无人认账。既没有有效的经济责任审计,又缺乏必要的决策失误追惩,于是,超标建筑、“烂尾工程”的出现,也就不令人诧异了。 摆在马路边上的豪华办公楼不仅伤了百姓的心,更暴露了行政决策和监督机制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对于“摆在马路边的腐败”的始作俑者从严查处,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对于那些监管不严、监督不力的相关部门及个人,也必须进行问责。否则,抑制修建豪华办公楼热就难免停留于扬汤止沸的层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