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领导任职不得超两届的导向意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15:24 法制日报 | ||||||||
作者:陈庆贵 江苏无锡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决定,从2005年起在全市试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适用任期制的主要是市管干部。无锡将完善健全以任期制为核心,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试用期制、辞职辞退制等综合配套的党政干部更替机制。
无锡市委相关文件规定,党政领导干部职务每届任期均为5年,可以连选连任,但是在同一职位上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任职年限不得超过10年。担任县处级的党政领导干部,在同一职级上领导职务的最高任职年限,累计不得超过15年。我以为,此举不无积极的导向意义。 首先,有利于打破领导职务终身制。毋庸讳言,在现有制度设计架构内,各地领导干部基本仍然是“能上不能下”,打破干部终身制仍未超脱一般口号、文件要求层面。打破领导职务终身制乃是久来上下内外一致的共同呼声,也是建立法治社会、建构政治文明的题内应有之义,高层领导已经率先垂范作出表率。试行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正是从制度层面入手打破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具体步骤和现实行动。 其次,有利于干部岗位交流。干部异地易职轮岗交流虽然在现行干部制度中已经有所设计,但眼下一个不争事实是,各地干部岗位交流并不通畅,“肠梗阻”、“一地为官,终身到老”的现象人们并不鲜见,由此滋生腐败土壤和温床,引发官员公权腐败和司法腐败屡禁不止、愈演愈烈,成为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在我看来,试行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实际上是试图从制度层面终结“一地为官,终身到老”现象,进而一举铲除滋生腐败的制度土壤和温床。 再次,有利于干部正常退出。目前,各地虽然就打破干部终身制,解决“能上不能下”、“易上难下”积弊作了诸多不无裨益的改革和探索,但由于存在现行制度掣肘的“瓶颈”和“软肋”,改革与探索多浮于蜻蜓点水或止于隔靴搔痒层面,难以破冰深入有所突破。试行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藉以刚性规则,则可以名正言顺地让干部或升迁或易职或退出,无有“第四条路”可走,进而使“能上不能下”、“易上难下”难题迎刃而解。 最后,有利于提高干部执政能力。提高干部执政能力固然需要干部个体的悟性和自觉,然而更需要制度的外力鞭策。当下不少地区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庸官”、“闲官”充斥官场不正是反面佐证吗?试行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的好处恰恰在于,一方面藉交流易职培养干部适应不同岗位的复合型能力,另一方面迫使干部居安思危,真正在骨子里牢固确立强烈的“无为便无位”、“不上即下”、“今天不为民作主,明天回家卖红薯”的忧患意识和从政理念。 无锡在制度层面“破冰”推行干部任期制,不仅在于上述“四个有利于”对当下干部制度改革不无思想价值和导向意义,还在于其大胆改革本身显示了与时俱进的改革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