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章华里欲重挂百年老街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04:55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昨日,本报推出“记录成都百年,重现明清大慈寺片区”系列报道,正式开通86969110新闻热线,征集百位成都老居民,请他们讲述大慈寺片区老建筑的历史故事。昨日,章华里街众多老居民纷纷响应,带着本报记者走遍章华里的每一个院落,以追忆的形式记录下百年章华里的点滴。与此同时,众多老居民强烈呼吁,希望此次重建能恢复章华里特有的过街楼等珍贵文物,并将被相关单位拆走、见证章华里数百年历史的老街牌重新挂上。

  期盼恢复过街楼

  昨日下午,居民们带着记者一一走遍了纳入此次改造的章华里古建筑。对照着成都市民用建筑统一建设办公室挂在围墙上面的规划图,细心的居民发现,那座有着上百年历史、很能代表章华里特色,在成都十分罕见的过街楼古建筑并没有被重新规划。

  家住章华里4号、已经67岁的王碎根大爷指着街口两段围墙之间的拆迁古建筑表示,这里曾经是横跨章华里街、独具特色的古建筑———过街楼。楼下是居民进出的街道,两旁是居民和中药铺子;楼上则是古老板开设的旅店,楼房总长度约为20多米,两旁挂着两个特制的大红灯笼,上面写着“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的字样。紧靠着章华里街道的楼下,则是8根独具特色的古木柱子,每根直径约为60厘米,据称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众居民表示,年轻的时候他们经常到过街楼下乘凉,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为章华里街恢复这幢过街楼。

  曾是权贵聚集地

  为了更真实地记录章华里历史,昨日下午,王碎根多方取证,为记者一一讲述了近百年来在章华里街上居住过的14位权贵。

  据了解,近百年来,在章华里街口左侧第一家居住的是一户唐姓人家,开有大型的织布机房。左侧第二家则居住着国民党一位姓郭的营长。第三家则是一位酷爱喝酒、以算命看相为生的“廖神仙”。第四家是宁家大油坊,其开设的油坊几乎遍布东大街、春熙路、东城根街等地。第五家则是国民党的王营长,其孙儿孙女尚健在。第六家则是当时开银行的李姆姆,右侧紧接着就是当时造银钱币厂的管家谭绍宽、王碎根父亲王绍先、春熙路刘镇长、付家绸缎庄、印家大染房、赖建侯、黎街正大户及当时有名大军阀管家萧某等人的家。14户人,每户人非富即贵,每户人都有私家花园、居室十分考究,住宅均是上百年的老宅子,是当时成都权贵聚集的场所。

  百年街牌觅无踪

  在大慈寺片区老建筑保护的核心小街章华里,本报“记录成都百年”的行动得到众多老居民的大力支持。他们带着记者走街串巷,将记忆中的百年章华里的点滴告诉了记者,希望能为成都保住章华里一些还不为人知的历史。

  王碎根带着记者来到章华里街头,指着两旁一些保留着断壁残垣的老建筑表示,这里原来就竖立着一块大型的街牌,上面标注着“章华里”几个大字,据称街牌是明清时代保留下来的,此前一直竖立在街头,近段时间,大慈寺片区进行拆迁改造,这块极为珍贵的文物街牌不明不白地就不见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相关部门保护起来了,其下落也就成了谜。听起王碎根大爷讲起街牌,众居民纷纷希望此次重建老建筑,能让这块见证着章华里历史的老街牌重新竖立在原址上。

  这块十分珍贵的百年老街牌现在在哪里?本报将继续开通86969110新闻热线,知情的市民及相关单位请拿起您手中电话将知道的一切告诉我们。另外,本报还特别邀请对大慈寺片区这片百年老建筑感兴趣的考古学家、古建筑专家与本报一起,共同记录成都百年,重现明清大慈寺片区古建筑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记者杨东雷远东为您摄影报道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