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梅林一村居民建起全市首个社区登山组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05:47 深圳商报

  梅林一村居民建起全市首个社区登山组织

  邻居相携踏遍青山

  【本报讯】(深圳商报记者黄青山梁兴超)一年中,梅林一村居民徐泳有48个周末在登山,算得上顶级登山发烧友。入住梅林一村后,深圳各大名山徐泳全都爬过,更令人佩服
的是,他组建了深圳首个社区登山组织———深圳梅淋一村友邻登山联谊会,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登山行列中。热心肠的登山发烧友徐泳住梅林一村12区84栋,是深圳某高科技企业副总。据徐泳介绍,三年前,他的体重近100公斤,总是挺着个“将军肚”。入住梅林一村后,徐泳经常到梅林后山散步远足,一发不可收,很快将深圳名山走了一遍。在登山过程中,他发现体重在降、精神在长,现在体重下降到80公斤,将军肚不见了,上班时有使不完的劲。徐泳最早的登山伙伴是86栋的马先生,因为想减肥走到一起。徐泳和马先生的第一次长途跋涉是从梅林经塘朗山至白芒二线关。快到白芒关时,马先生的脚都肿了,只有搭公共汽车回家。后来,85栋的雷先生、86栋的何先生先后加入。随着人数增加,徐泳想办个登山联谊会,几个人合计后,取每人楼号尾数,成立了“8456登山联谊会”。梅林一村管理处和社区居委会很支持这个登山联谊会,经常为他们张贴活动通知,承办报名事务。管理处建议他们办成社区协会,不过“8456”像个部队番号,要改一下。2004年11月,协会有了新名字———友邻登山联谊会。如今,协会有会员近100人,参与人数近600人。联谊会每周都组织登山活动,最远的登山活动是去年12月22名队员远征“岭南第一山”罗浮山。一直保持安全纪录加入联谊会时,会员要填写声明交给协会律师,主要内容是:“如有不测,自己承担所有责任。”徐泳说,声明告知登山风险,以此来加强会员的安全意识。友邻登山会在近70次登山行动中一直保持安全纪录。徐泳说,奥妙有三。一是把风险控制在能够把握的范围内。徐泳作为领队,对要攀登的山提前搜索和消化资料,尽量选择最安全路线。拿不准的路线不走,过难过险的路线不走。二是登山行动不露宿、不野营。今年登七娘山,到达“大雁顶”时天色已暗,徐泳就号召队员跑步前进,大家坚持急行军5公里,赶到山脚时已快晚上7点,但已越过危险区到达安全地带。三是坚持点名。出发前、返程时和活动中间,不断清点人数。遇到速度不一致时分成小分队,但不允许单独行动。倡导友情和环保登山联谊会初期很少发生费用。如登梧桐山,大家在梅林一村集合,然后自已掏钱坐111路公共汽车到莲塘山脚。后来,为节省时间,大家想起包车租车,而费用则AA制平均分摊。联谊会会员体力有好有坏。如果有山友掉队,惟一的办法就是等。徐泳说,先到者等后来者,有时一等就是一两个小时,很考验团队精神。登大梧桐时,徐泳为等一名队员,说服大家在好汉坡下的停车场等了整整三个小时。在东西冲穿越活动中,一对首次参加活动的年长夫妻,男的穿西装、女的穿高跟鞋,一直走在大家后面。徐泳陪着这对年长者,当他们体力不支时,一边给他们鼓励,一边给他们拎包。去年10月,市政府发出清理薇甘菊的倡议,登山联谊会组织梅林一村70多名居民两次到梅林后山清理薇甘菊。参加活动的居民中,年纪最大的74岁,最小的只有3岁,大家带着干粮,从早上干到下午5点。徐泳说,登山人更爱山,登山活动中,会员们自觉防火患、防污染,野外用餐时连香蕉皮都不会甩到地上,一定要包起来带下山。作者:记者黄青山梁兴超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