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悠悠边关情——记励兵育子模范军属杨进群(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06:42 荆楚网-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记者徐和平 刘娜 特约记者陆汉江
悠悠边关情——记励兵育子模范军属杨进群(图)

  杨进群和儿子杨春阳同站一班岗。本报特约记者陆汉江摄

  2004年12月26日上午,荆楚大地瑞雪纷飞。又一封家书伴着雪花从枣阳市七方镇中心小学飞往西北边陲。

  这天,杨进群端坐在书房的写字台前,反复阅读着儿子春阳最近的一封来信:“爸爸:我们连队年底被新疆军区评为标兵连,荣立集体二等功。战友们说,连队有今天这样的好形势,您这个‘编外政治指导员’功不可没!”

  儿子的来信,把他的思绪带到了边防哨所,他与儿子连队的边关情结又一幕幕在他眼前浮现……“血泪流淌在军营,苦练为当合格兵。明日一定无苦难,将是鲜花和掌声。”———摘自杨进群书信集3年前,从杨春阳踏上西北之行的列车那一刻起,杨进群就常常站在共和国版图前,面对那由草原、雪山、戈壁组成的西北边疆,无数次凝视。

  杨进群和老伴也曾为儿子担心过,担心在那“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恶劣环境中,儿子能经受住考验吗?担心在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儿子过得习惯吗?

  2001年12月29日,春阳从西北寄回了第一封信:“新疆天气怪,室内如春,室外却是零下十几摄氏度,来这儿才领略到什么叫冷。偶尔太阳当空照,人热得出汗,积雪却不见融化。到处是戈壁滩,风沙漫天,生活物资靠运输供给……”字里行间,春阳流露出畏难情绪和“打退堂鼓”思想。

  读着来信,杨进群的眼泪直往下淌。哭过后,一个强烈的念头在他心中冲撞:一定要励子戍边。

  当夜,他提笔给儿子写信,给春阳推荐了一篇叫《血泪流淌在军营》的文章,文章讲述了北京郊区一支迎宾军事表演部队的故事。鲜花、掌声、勋章的背后,他们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春阳,虽然你们不是对外表演部队,但同是军人,同是为了祖国的荣誉和利益,我想你在训练中多少也会受过同样的苦累。如果我亲眼看到你身上的伤痕,我也会落泪并感到欣慰。我和你妈妈相信你一定能战胜苦难,做一名坚强勇敢的边防战士!”在信的末尾,杨进群即兴赋诗一首:“血泪流淌在军营,苦练为当合格兵。明日一定无苦难,将是鲜花和掌声。”

  后来,杨进群又寄去了“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和“大石拦路,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等100多条名言警句。此后,杨春阳再没出现过畏难情绪,苦练过硬本领的信心变强了,劲头更足了。“不通车的地方,战士就得骑马巡逻,马上不去的地方,战士就得用双腿和双手爬行巡逻,不管风和日丽,或是冰天雪地,一年365天从不间断。”“好儿子,只有这样,祖国才会安宁,党和人民才会放心!”

  以上是去年8月18日,杨进群随襄樊市军地慰问团赴春阳所在连队慰问时,父子俩的对话。“失败是令人痛苦的,但只要经受失败的折磨,失败便不再可怕,因为失败孕育着希望和成功。”———摘自杨进群书信集

  杨春阳当兵后,良好的开端使他充满了信心。新兵营里,他荣获嘉奖。2002年5月,他当上了一班副班长。但由于管理经验不足,他分内工作常出差错,连队党支部研究决定“暂停其副班长职务”。

  获此消息后,为配合连队领导做好儿子的思想工作,杨进群在信中说:“勿感叹生活的艰辛和无奈,长长的人生征途免不了沟沟坎坎;勿苛求一帆风顺,通向崇高目标的道路总是艰难曲折的。失败是令人痛苦的,但只要经受失败的折磨,失败便不再可怕,因为失败孕育着希望和成功。据说,爱迪生发明灯丝时,如果没有1200次的失败,哪有第1201次的成功呢?”“春阳,的确,失败也有意义。何况你是‘暂停职务’,只是一点小挫折,直起你的腰,迈出你的步子吧,脚印证明你的存在;抬起你的头,伸出你的手吧,成功会再次投向你的怀抱!”

  在杨进群的配合下,春阳走出了困惑,重新活跃在训练场上。2002年11月,他以过硬的军事素质被推荐到教导队参加集训,又当上了新兵班副班长,2003年11月改选为士官。杨春阳在全团同期入伍的士兵中第一个受嘉奖,第一个当班长,第一个被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被昌吉军分区表彰为“学雷锋先进个人”,并于2004年8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鸿雁传书寄万语爱如甘露润兵心,电波载音送千言情似清风拂军营。”———摘自杨进群书信集

  杨进群认为,国防,是全民的国防。作为一个军人的父亲,不仅对自己的孩子有教育的责任,而且还有依法履行公民国防义务的职责。为此,杨进群用鸿雁传书教育鼓励儿子的同时,还像关爱春阳一样去呵护他的战友们。

  3年来,杨进群用“春阳及四班的同志们”、“春阳及六班的青年朋友们”和“新兵一连的朋友们”这样的称呼,给他们写了40多封书信,教育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做合格军人。

  2003年6月,春阳所在连队要上山驻训,山上手机没有信号,更不用说其他的精神食粮了。杨进群听说后,为鼓励春阳和他的战友们,给全连官兵写了一封题为“六盼”的书信,连党支部将书信印发全连官兵人手一份,激励大家苦练杀敌本领。

  从2003年元月起,杨进群还为儿子及其战友创办了一份《希望》手抄小报。其中设置有军营生活、成功之路、家乡新闻、精品格言、幽默笑话等栏目。小报一寄到,官兵们都争相传阅,摘记、背诵,还将每期小报装订成册,精心收藏于连队荣誉展览柜里。

  在新疆某边防部队,有数百名官兵读过杨进群的励兵书信,数十名官兵与他通过书信。他们一直想亲眼看看“兵爸爸”,亲耳听一场杨老师的报告。

  2004年8月16日下午,在某边防团会议室里,杨进群励子卫国戍边先进事迹报告会隆重举行。长达3个小时的报告,杨进群赢得了数十次雷鸣般的掌声。

  3年来,在杨进群的书信激励下,新疆军区某边防团120名襄樊籍战士中有96人受到嘉奖,14人同时被改选为士官。杨进群被官兵们亲切地称为“爱兵之父”、“兵爸爸”、“官兵理想信念的导航师”。“国防连着你我他,守卫巩固靠大家,一封书信来建议,携手励子守边卡。”———摘自杨进群书信集

  杨进群除和儿子及战友长期保持书信来往外,还与儿子所在部队战友的亲属积极联系,共同励兵育子。

  去年1月15日,杨进群给儿子所在连队的新战友的父母也写了一封书信。在信中,他以自己的亲身体会鼓励他们“变担心为操心”,用望子成才、励子成才的精神与行动,与大家携起手来,为西北边防建设奉献爱心、贡献力量。

  在杨进群的家乡襄樊,每到征兵时节和新兵训练期间,襄樊军分区总要请他为适龄青年、新入伍的战士和军属作爱国育兵报告,听众达数万人。

  杨进群的爱国拥军情结,深深地感染了一大批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2003年12月,他的同事黄定有受其影响,给襄樊籍的戍边战士们写去了一封长达3000多字的书信,鼓励他们在边防建功立业,为父老乡亲争光。

  樊城农业局的军嫂李琳,主动要求帮杨进群通过电子信箱向全国各部队官兵发送书信,以扩大“家书育兵”的影响。

  2004年3月,襄樊市授予杨进群“国防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4月,襄樊市委宣传部、襄樊军分区政治部、襄樊市双拥办联名发出决定,号召全市人民向他学习。今年初,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杨进群“励兵育子模范军属”荣誉称号。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