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安全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10:02 新民周刊

  撰稿/李泽旭(记者)

  早在灾难发生的前4天,2004年12月22日,两位印度专家就已准确预测了印度洋这场海底大地震的震中和发 生时间,震中误差仅157公里,时间误差仅28分钟。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檀香山中心主任麦克里说:“地震引发的海啸需要半个小时才
能到达斯里兰卡,需要一个小时 才能到达泰国和马来西亚西海岸。而你只需要15分钟就能走到内陆安全地区。我们试图做了我们能做的一切,我们的通讯录 上没有那一地区的联系方法。”

  美国地震观测中心学者帕森说:“如果他们(印度洋地区国家)有海啸报警系统,或者验潮仪,大多数人就可以获救 。”

  苍白的记忆

  印度洋地震海啸之后,海啸以每秒钟200多米的速度推向岸边,半小时后达到苏门答腊岛的亚齐省海岸,一个小时 后登上泰国的普吉岛,大约两个半小时后进犯斯里兰卡和印度沿岸,最后波及远在7000多公里外的索马里中部和东北部沿 海地区。巨浪冲向沿海的城镇和村庄,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这样的惨祸在44年前也曾发生。

  1960年5月22日,智利太平洋沿岸发生9.6级地震。此次地震不仅震级第一,破裂长度第一,而且地震造成 海底地壳形变范围达700平方公里左右。海啸在智利500公里的海岸上造成的波浪最高达25米。海啸以很大的速度横越 太平洋,在地震后14小时,途经7000多公里到打日本的太平洋沿岸,造成6到8米的大浪,并使日本海岸受灾惨重。这 次海啸以海啸等级来衡量,达最高级——4级(海啸等级分:-1,0,1,2,3,4六个等级;最高等级为4级的特征是 波高超过30米,岸边500公里范围造受到严重的破坏)。

  他山之石

  每个人都希望悲剧不要在自己的身上重演。

  一条消息让不少中国人非常忧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称,由于我国发生海啸的记录很少,因此目前我国迄今尚 未建立海啸预警机制。

  上海市地震局地震预报研究所所长刘文龙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分析了这一情况产生的原因。

  刘文龙告诉记者,海啸形成大概需要三个条件:地震发生在海里;震级比较大,一般6.5级以上;平推的走滑断层 一般不会形成海啸,上下错动的断层容易形成海啸。同时,海水要有一定深度,形成破坏性的海啸需要海深50米左右,形成 灾难性海啸要海深200米以上,海深越大威力越厉害。

  根据这些条件来看,我国的黄海、渤海应是比较安全的,一般不会形成海啸。渤海平均海深只有18米左右,黄海平 均海深14米左右。我国沿海海域发生的地震也主要是走滑断层地震。此外,我国大陆周围有一连串的岛屿阻挡,这些岛屿形 成天然屏障。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形成的海啸横扫太平洋沿岸很多国家,越过大洋到日本形成6米以上的大浪,到上海吴 淞口引起的海浪只有15到20厘米。

  然而我们仍然不能安心。

  资料显示,印度洋区域并非大地震的高发区。目前地球上的主要地震带集中在太平洋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集中了全 世界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地球全部地震能量的75%。

  “不能排除我国沿海遭受海啸袭击的可能。”刘文龙认为,东海平均水深340米,琉球群岛附近水域有可能发生大 地震,那儿的地质断层又有垂直错动的可能。同时,我国有记载台湾曾经发生过海啸。再往南,南海有1200米深,虽然那 里地震平推的断层比较多,但无法完全排除发生海啸的可能性。

  一旦发生海啸如何应对?

  刘文龙建议,必须考虑预警机制、技术系统的建立。印尼地震发生后,上海地震局15分钟之内已经把三要素(何时 、何地、震级)测定出来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海啸传播相对是“迟缓”的。大概是每秒200多米,一小时七八百公里,如 果从台湾到上海需要1个多小时,从琉球群岛到上海也要45分钟,只要我们把预警机制和技术系统建立好,这个时间是足够 用来预警的。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建立海啸预警机制已经处于讨论阶段,许多地震专家呼吁尽快在“十一五”期间建立。

  “一旦海啸呼啸而至,再进行预防,那真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灾难将不可避免!”刘文龙说。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