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食人波”真面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10:02 新民周刊

  东南亚国家必须立刻介入灾民的心理疏导,“尤其是灾后表现得非常冷静的人群”,否则将会引发一场心理健康危机 。

  撰稿/李冲贤 金 姬(记者)

  “近海常闻海啸,其声或大或小,乍远乍近,若断若续,逾二、三时即止。大则汹涌
澎湃,十万大军未足拟也;久或 逾半月,日夜罔间,暂或四五日方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院院长杜远生告诉《新民周刊》,在目前我国所发现的文字记 载中,海啸一词最早出现在清代施鸿保所撰《闽杂记》中。

  在日本语中,海啸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津浪。同时,它还有一个由日语翻译过来的英文名字tsunami。杜 远生称,《闽杂记》中所提到的海啸是广义上的,部分是由于风暴(台风)引发的,而现代海洋学和沉积学中不把风暴潮列为 海啸。

  随着此次海啸死亡人数的不断上升,海啸已经成了恐怖的代名词,人人谈海啸而色变。海啸究竟为何物?它有什么危 害?

  据介绍,海水的运动方式有三种:洋流、潮汐和波浪。洋流指经常向着一定方向,以几乎相同速度流动的海流。潮汐 则是海水由于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流动,一天变换两次流向,举世闻名的钱塘潮就属于潮汐。当海浪上下滚动,并持续向 前移动位置就形成了波浪。海水的这三种运动方式中,波浪对海岸地形的侵蚀度最大。

  海啸是波浪的一种。此次印度洋由地震引发的海啸也属于波浪,可怕的是它属于面目狰狞的波浪。

  “世界上地震和火山的高发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地区、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印度尼西亚的碰撞地区 、大洋中央的裂谷地区或者大陆裂谷地区(如东非大裂谷等)。”杜远生说,海啸经常出没在这些区域。

  我国一些地方也有海啸出没。其中,东南沿海有记载的海啸至少就有26次。云南在中元古代也是海啸频发的地方。 杜远生称,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会在地层中留下地震海啸的“痕迹”,比如说海啸岩。此前,他们就在滇中地区发现了中元古 代由于海啸而形成的海啸岩。

  杜远生称,海啸是由于海底突发事件(如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塌陷或海底滑坡等)所激起的海浪。海底核爆炸 也会引起海啸。最可怕的海啸要算天外星体撞击地球的时候引发的海啸了。专家称,一个直径为300米的天外物体引发的海 啸,估计将掀起11米高的巨浪,至少淹没离海岸1公里的内陆地区。

  90%以上的海啸是因地震而引发的。杜远生表示,并不是所有的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塌陷或滑坡都会形成海啸, 大部分的破坏性海啸是由“规模比较大、持续时间长的地震”引发的。破坏性地震海啸发生的条件是:在地震构造运动中出现 垂直运动;震源深度小于20千米-50千米;震级大于6.5。如果没有海底变形的地震冲击或海底弹性震动,引起的海啸 就比较弱。

  有关专家称,海啸接近陆地时,在各种地形的表现迥异。当遇到围绕海岸线的低洼水域,它的高度能从1米左右增加 到20米。当碰到高地或进入由宽至窄的海湾,浪高也会增加。

  其实,8级以上的大地震上并不鲜见,一般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多时一年还会发生几次,2004年全球地震的 次数还略少于历年的平均水平。只不过,在2004年全球大地震未见增加的情况下,印度板块的活动却有所增加。12月24 日澳大利亚与南极洲间的海底发生了8.1级地震,之后的第二天,印度尼科巴群岛西南海域也发生了7.5级地震,这些地 震都发生在印度板块边缘上,都没引发海啸。

  就像很多自然灾害发生前会有先兆一样,海啸也不例外。中国风暴潮及海啸研究会理事胡德宝称,海啸发生前,海水 的温度和水质都会发生急剧变化。潮位会出现异常现象,原本涨退的间隔时间比较长这一规律会突然间紊乱,频率加快,退潮 之后很快又会涨潮。灾后许多贝壳和紫菜等会大规模死亡。从一些媒体的目前的报道情况来看,在此次海啸中,这些先兆都不 同程度地存在。

  另外,海啸发生前,附近陆地上的动物也会有异常反应,海里的生物会大规模转移。据介绍,本次海啸爆发前,马来 西亚的渔民发现,他们在海啸发生前三天捕获的鱼量比往昔要多得多,几乎达20倍。专家称,这些鱼很有可能就是在从地震 发生地转移过来的。

  此次海啸除了导致东南亚各国巨大的物质损失外,还给受害国的人民带来巨大的精神打击,许多人将因此患上“创伤 后应激障碍(PTSD)”。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实验心理学专家乐竟泓建议,灾后东南亚许多国家应该立刻介入,关注灾 民的心理,想办法进行疏导,“尤其是灾后表现得非常冷静的人群”。否则将会引发一场心理健康危机。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