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进党内定新主席 陈水扁揭开人事改组序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11:36 环球时报 | ||||||||
2004年12月31日上午,台湾“总统府秘书长”苏贞昌在妻子和3个女儿的陪同下,前往民进党中央办理党主席补选登记事宜。随后,他又召开记者会,宣布竞选党主席,正式揭开了陈水扁改组民进党重要人事的序幕。 苏贞昌有自己的算盘
“立委”选举席位未过半后,陈水扁被迫辞去民进党主席职务。党主席补选领表和登记从2004年12月27日开始,12月31日下午5点结束,共有9人领表,但只有苏贞昌一人登记。因此,他肯定会当选党主席。显然,这也是陈水扁为自己的政治布局走的一步棋。 苏贞昌1947年出生于台湾省屏东县一个望族家庭,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后从事律师工作,“美丽岛事件”后走上从政之路。1997年,因国民党内部分裂,他竞选台北县长获胜。在2001年年底的县市长选举中,民进党在台湾北部几乎全军覆灭,但苏贞昌以过半数的高票连任。从此,他成为民进党在台湾北部地区最重要的桥头堡,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党内的地位。长期以来,民进党内都有“南谢(长廷)北苏(贞昌)”的说法。 多年来,苏贞昌充分利用行政资源,与地方派系打得火热。同时,他与陈水扁的交情也不一般。1986年,陈水扁因“蓬莱岛事件”被判入狱,苏贞昌正是其辩护律师。1999年3月,陈水扁与当时的民进党主席许信良为争取2000年“总统”候选人提名爆发了激烈冲突,已任台北县长的苏贞昌公开支持陈水扁。如今,陈水扁让他出任民进党主席,一来可以暂时压制民进党内的派系斗争,二来也可以为自己今后的失误找个替罪羊。而苏贞昌从百般不愿意竞选党主席,到现在痛快地答应,显然也有自己的考虑。毕竟党主席的职位并不会阻碍其今后竞选,如果能帮民进党打赢2005年年底的县市长选举,他就可以带着“战功”参加2008年“大选”。 谢长廷有望出任“行政院长” 党主席的人事敲定后,新的“行政院长”人选也呼之欲出,高雄市长谢长廷成了大热门。12月30日下午,陈水扁约见苏贞昌之前,实际上已经见过谢长廷了,两人聊了一个多钟头。据了解,陈水扁私下向他表示,需要他到“中央”帮忙。而这个“中央”,最有可能的就是“行政院”。 谢长廷1946年5月生于台北,因家境困难,从小就养成了倔强的性格,这使他从政后不仅“抗压性”强,而且做事注重“柔韧性”。早在1982年党外人士开始酝酿组党时,他就主张建立一个柔性政党,其提议的“民主进步”党名也被后来的民进党采纳。不过,谢长廷与陈水扁一向有心结。2000年谢长廷当选民进党主席后,陈水扁更是处处使绊子,阻止他访问厦门,算计着削弱其竞争实力。但谢长廷的政治能量,还是让陈水扁不敢小觑。几年来,谢长廷坐南向北,联合南部民进党执政县市长组成联盟,使南部成为民进党的重要票仓,这也是他有望出任“行政院长”的政治资本。 当然,谢长廷并不是陈水扁心目中的惟一人选,前“经济部长”林信义也很有戏。分析指出,如果陈水扁选择林信义,一来可以展现自己“拼经济”的决心,二来林信义不是民进党人,不可能参加2008年“大选”,也不牵涉党内接班问题。此外,前“陆委会主委”蔡英文的呼声也很高。在这种情况下,谢长廷显得尤为低调。他反复强调“夹菜哲学”,表示没有转到面前的菜,他是不会主动去夹的。 连日来,有关民进党人事改组的新闻受到岛内各界的瞩目。媒体分析指出,陈水扁把苏、谢二人推到台面上,无非是为了让他们互相牵制,维持党内的势力平衡。未来民进党内部的政治斗争,不仅不会因此而削弱,反而会愈演愈烈。本报特约记者 齐新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