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13亿人口日专题 > 正文

我国迎来13亿人口日 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16:59 新华网

  新华网重庆1月5日电 (记者朱彬王义)13亿人口日的到来,既标志着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获得了巨大的成绩,但13亿这个数字,也提醒我们社会发展将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

  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人士介绍,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
死亡率、低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变,人口总和生育率(所有妇女的累计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也因此各推迟了4年。但13亿人口是我国前所未有的人口规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将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

  --低生育水平并不稳定,存在反弹的隐忧。庞大的人口规模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在过去10年里,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持续低于1.8,已进入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未来十几年,我国总人口的增长继续保持强劲态势。群众生育意愿与国家生育政策之间的距离依然存在,低生育水平面临着反弹的压力。

  据调查显示,目前绝大多数家庭的生育意愿是平均不超过2个孩子。但是,农民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的距离并没有根本改变,现在的低生育水平反弹的可能性很大。我国的生产力和经济水平总体还不高,目前农村的生产方式对孩子有更多的需求。到2002年末,我国已婚育龄妇女领取独生子女证的有6000万左右,如果放开生育,每年将有大批人补偿性生育,势必对人口发展造成很大的冲击。

  --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全国流动人口数量从1993年的7000万增加到2003年的1.4亿,10年内翻了一番,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约占农村劳动力的30%。流动人口中年轻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中15-35岁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以上。

  据调查,当前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流动人口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据专家预测,农村劳动力中还有三分之-可能转移出来,成为流动人口。对于如此庞大的流动人群,需要社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在政策、制度方面加以调整,提供包括生殖健康在内的多种服务,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升高到119.92,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上升了8.5个百分点,严重偏离了正常值(106)14个百分点,其中一胎性别比为107,二胎性别比为151.9,三胎性别比达159.4。不仅农业人口中出生人口性别比较高,非农业人口的出生性别比也呈升高趋势。

  在许多农村地区,生育男孩是重体力劳动和传统生活方式的需要,家庭养老模式是产生男孩偏好的经济基础;传统文化中只有男孩才能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依然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行为;社会性别不平等的种种现象也刺激人们产生“男孩偏好的情结。利用超声等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等,则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直接原因。如何通过全面综合治理,有效地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已经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据中国老龄协会提供的数据,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比重将从现在的7%增加到11.8%,老龄高峰将于2030年左右到来,并持续20余年。到2l世纪中叶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能超过4亿,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则会达到3亿左右,特别引人注目的还有高龄化问题--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到时将可能超过l亿,是现在高龄老人的10倍左右。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开始进入养老期,老龄化和高龄化的发展趋势使独子家庭的养老支持能力开始受到日趋严峻的挑战。

  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建立和完善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切实提高保障水平,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能否成功应对老龄化的挑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关专题:13亿人口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