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中国房地产语文教材(9)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20:37 新周刊 | ||||||||
征服城市、改造城市的是房地产,从工业化到建筑化城市的是房地产,让经济提速的是房地产,让文化附着的也是房地产。我们身处房地产的巨大漩涡之中,无法、不能而且不想自拔。 文/胡赳赳
什么是能改造与控制人的建筑呢?本雅明时代的巴黎的商店拱廊与我们这个时代的房地产。我们这些“圈养在城市的家畜”的生存理想无非是,把小笼子换成大笼子、把过时的笼子换成时尚的笼子。表面上是我们占有了笼子,实际上是笼子入侵了我们。没有房子只能成为城市弃儿、城市游荡者、边缘人群,这种归属感比行政区划和户口更为重要。法学家刘武俊有感而发地写了一篇文章《人,失意地栖居》,说:“我们曾经陶醉于远离都市的香格里拉、雪域高原,回来后还得为在北京城早点买上一套房子而疲于奔命。我们在身不由己地享受都市文明的同时,又在咬牙切齿地哼着罗大佑同志的《鹿港小镇》怨天尤人。” 房地产入侵建筑与城市 城市上空的塔吊是真正的统治者,它瓜分、霸占和建构着新的城市空间。城市里已经快没有动物可以呆的地方了,隐性利益是“为城市建设让路”。从1996年始,全国已有30多个动物园进行了拆除或迁徙。西安动物园把地卖了一半,然后到郊区买了地。昆明动物园是全国惟一一个盈利的动物园,也于2003年被拆迁。 “为城市建设让路”就是为房地产开发让路,房地产不仅有建筑的使命,同时还有“造城”的冲动,造城风暴、大盘时代、小镇风潮等等,在一个以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为最基层行政单位的国家,在每一个新兴的小区又出现了业主维权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这种为捍卫居住权益而相互作用的团体。 没有房地产,哪有上海外滩开发区和上海新天地,哪有北京东方新天地和亦庄开发区,哪有深圳世界公园和广州中信广场? 日本建筑大师矶琦新举办“未建成作品展览”时,一个好心的上海房地产商举杯祝愿他“所有未建成的作品都能在上海实现”。矶琦新立马露出了难堪的表情,在矶琦新看来,随着一个建筑作品的建成,不仅它的缺陷会昭然若揭,而且它还会被融入城市,被蜂拥而上的媒体曲解,然后被迅速淡忘。 上海房地产商显然不理解建筑大师的初衷,却道出了房地产的本性和真相:以物化的形式将图纸和模型变成水泥工厂,生产和繁殖一堆建筑体,随时刷新着城市的景象。 矶崎新认为“城市是不可加以规划”的,但他认为,北京是“世界上惟一例外的城市。在其社会体制下,可以很容易地对城市进行控制”。包括马国馨在内的中国城市规划师都持相反观点。中国已经脱离计划经济体制,城市规划在房地产商、商品经济等多重合力下,早已跨越了可以强力控制的轨迹。房地产强力入侵城市、入侵规划、入侵建筑,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被房地产改变的生活 在北京,经济适用房项目最高限价为3800元/平方米,中低档住宅项目价位在4000-6000元/平方米,区位好一点的普通高档住宅则在6000元/平方米以上。比起上海的房价,这还算好的,来北京出差的上海雷波公关顾问公司的胡琳说,比起北京来,上海一段时间的房价像股市一样每天变个价,掰着指头朝上窜。“这就是上海的女孩为什么那么实际,那么物质化。” 上海的母亲教育女孩子的一句口头禅大致是这样的:“跟男的交往要找有车有房的,不然妈不放心,看着你受苦。”上海女孩被灌输的社交理念很奇特。 体制内的福利分房再也不为大多数人所享受了,一般在体制外工作的人也没有住房公积金的待遇,这使得购房彻底商品化了。而你掏的钱除了居所外,还包括绿化、公摊、电梯、物业、契税、会所、公建、开发商的利润等等,所有的所有,都得自己奋斗而来。 解决温饱的广大群众面临的第一轮消费热潮是家电,第二轮消费热潮是汽车,现在,是面临第三轮的消费热潮了:他们一生中最大件和最昂贵的商品房。 于是,买房人被决定了必须要找到月薪六千以上的职业,才能供楼,必须不失去工作,必须不生病,每回朋友聚会都不敢买单,每月零花钱不超过五百,网上曾经流行过一个帖子,叫《月薪一万的有车有房的悲惨生活》,将这种现状描述得令人感叹。 与此同时,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待遇暴涨,潘石屹的一百多位售楼员中,年收入超过一百万的占了20%,房地产媒体、房地产广告公司、房地产经纪公司、房地产相关的策划、创意、设计职位等等薪酬一路高涨,反观中关村IT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月薪只有2500元,编写软件人员被视为“蓝领工人”。 市场房价太高,有几十位上海的海归族联合起来购地建房,近期在北京也出现了这种情况,一人振臂高呼,响应者云集,许多律师、工程公司纷纷表示愿意加盟或援助。与流行的炒房团和组成团购力量与开发商谈判相比,这显然是一件更为独立的事件,它标志着对房地产入侵生活的一种抗争。 房地产的烙印与细节 处处都有房地产的烙印。小户型告诉你,做单身贵族;大户型告诉你,要一步到位步入成功;TOWN HOUSE告诉你,人生要有品位。如何选择,除了看好恶之外,最重要的还是经济实力。 人被自动地分成了三六九等,住经济适用房的自然是中低收入者,住高档社区的自然是律师、高管、私企老板。就像“POLO”被私下称之为“二奶车”一样,在南方,一些楼盘也被唤作“二奶村”。楼盘,俨然成为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识别码。 “我这里将住有两万人,电信局专门在这里设了一个电话局,住在这里的人打电话都是内线,不用收费。”一位开发商老总在内部会议上不无得意地说,他规划这个社区一块地做幼儿园,于是办教育的来找他洽谈;他规划做医院的,于是有医院的来找他洽谈;他规划做商业的,于是有银行来找他谈。 开发商把一个社区变成一个部落,他就是这个部落的决策者,掌握着两万人的起居住行。 对于开出租车的司机来说,则是另一番心境,他们不得不留心乘客嘴里迸出的新的地名,旧有的某某路、某某街往往不被使用了,某某花园、某某名苑、某某城、某某湾是新的目的地。房地产抹去了城市的记忆并重新命名。 饱受房地产冲击的还有男女关系,酒店式公寓、“男女合租”现象在大都市里并不少见,它可以看作是个人空间被压缩,这跟公交车上人挤人是一个道理。 如果买房了准备结婚而又突然分手该怎么办呢?往往会出现男方为“前女友”付月供的局面,这大概就是爱的代价。 有人以为,房地产给消费带来的最大观念是“透支”消费,最有名的例子是两个老太太上天堂的故事:中国老太太到死才攒够钱买房,但已住不上;外国老太太是住了一辈子新房,到死才把钱还上。这的确是房地产给消费观念的改变打上的烙印,但是,也经常有朋友扎堆时诉苦说他们的“悲惨生活”,除了供房供车之外,在别的领域消费上能省就省了,不敢主动约请朋友聚会,不敢主动去酒吧,不敢主动请客吃饭。 也由此而影响到其人际关系,跟朋友在一起,从来都是畏手畏脚的,因为老是蹭饭吃;跟老板在一起,从来都是唯唯诺诺,因为怕丢掉工作。 难道就没有好的心情吗?并非如此,当你住在一处按开发商设计和构造的、能体现生活方式的楼盘里时,自然也是无比惬意、无比满足的。你在社区里又能认识到同一阶层、同一年龄段、相同趣味的新朋友。最重要的是,它带给你一种安居乐业、事业有成的感觉。两相权衡,可谓房地产带来的悲喜剧。 当城市已经不能满足房地产的胃口时,城市渐渐被房地产占有和控制时,它们又盯上了开发区、城乡结合部。这是房地产的包围圈。 20年来,不断殖民化运动的是房地产,征服城市、改造城市的是房地产,从工业化城市到建筑化城市的是房地产,让经济提速的是房地产,让文化附着的还是房地产。房地产在办小区、办教育、办艺术、办展览、办景观、办建筑、办交通、办公园,我们已经被包围了、被鲸吞了,还有什么办法? 因为房地产,城市无处不在,“无地方性”的城市正在诞生。 在共和国的市场经济学校里,房地产班是GDP明星班之一。 上万亿金钱、几亿吨水泥、过万套住宅的年投放量,构成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庞大体量。 1992年—200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一路牛市,撒足狂奔。有人惊叫“泡沫”,有人继续看好未来20年。房地产的城市流派初见端倪,模仿之后各自创新,融合并丰富着城市气质。 今天我们讨论中国城市时,根本绕不开房地产语境,城市语文与房地产语文几乎是同义词。房地产入侵了建筑,入侵了城市规划,入侵了艺术,入侵了人际关系、社交网络、阶层定位、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并把这一切变成了为房地产服务的合谋。 有人评价说:房地产文化是中国最主流的城市文化。 但中国的房地产语文教材不全是水泥写成的。教材的编撰秉承了一个中心(人者有其居)、两个基本点(私有财产权、城市化)、四项基本原则(产业政策、开发资金、供求关系、产品品质),并在很大程度上认同了学生——房地产商们的个性发挥。 每一天,房地产都在唱大戏;每一天,都有新的素材加入到中国房地产语文教材修订版。 房地产+语文 地产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语文,其修辞策略背后深藏着的是文化乌托邦冲动,及其与现实日益加剧的裂痕。 文/马叔利 “房地产文化俨然成为我们时代的主流文化。”这个说法出自一个艺术家之口,可能比它出自媒体的报道更有说服力,它预示着:房地产作为一个行业已经具备了左右我们时代文化生态的辐射力和影响面,因为当房地产行业以“居住改变中国”的高姿态全面接管了大众体验空间的同时,也几乎全方位介入了现今中国的所有行业。这位常常被地产商“邀请”“直接进入”房地产创意和设计领域的艺术家表示,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文化现象,其规模、速度和集中释放的能量,即使在二次世界大战后高速发展的西方社会也未曾出现过。 房地产行业文化效应全面爆发的一个直接表现,就是“人人都在谈论房地产!”房子,房子,还是房子。与以往任何时候不同的是,房子已经开始从一个简单意义上的居所,上升到了一种意识形态的高度,于“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的官员而言,它关乎政绩,于拥有了城市运营商这一新身份的开发商而言,它关乎业绩,而更深层次的变化是,人们已经开始习惯用是否拥有房子或者拥有什么样的房子作为评估自己人生价值的新指标,成功与失败命悬一房。都市人共同选择了过一种“压力”下的生活,心甘情愿或者无可奈何。 无须太高的智商,人们也能一眼看出房地产文化的母体规则充满缺陷:永远以利益为诉求,以契约为天条,对理想城市和理想人居的追求只缘于功利性的动机。对此,自嘲“已经从一个艺术家变成商用环境工作者”的米丘这样评价道:“它是跟利益有关的,存在于无序的过程中,这种文化值得怀疑。” 但这种利益至上的功利性驱动还只是地产文化这个庞然大物的水面冰山,冰山之下的隐性逻辑,已经使整个社会成为了地产文化这个棋局里相互博弈的同谋,彼此间以自己的方式,共同分享着地产文化乌托邦式的狂欢。 事实上,地产文化是一种无所不能的修辞策略,其能量在今天这个“虚假意识泛滥”时代的无限释放,取决于其“所提供的物质和符号刺激成为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凝聚力”,由于“这些刺激物,以及被附着在这些刺激物上的文化所控制的那些愿望与冲动,必然具备乌托邦的性质”,所以,这种修辞策略本身,也就具备了意识形态的某种特征。 这意味着必须将地产文化视为一种语文来解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挑明其不同凡响的修辞策略背后深藏着的文化乌托邦冲动,及其与现实日益加剧的裂痕。 这是一套丰富而严密的语言修辞体系。它的词汇系统和语法规则虽然缺乏原创,但却具有无限的包容整合能力和扩张性,它把一切欲望都变成了可以言说、可以感知、可以触摸甚至可以直接消费的“形式”。 但就像所有的乌托邦都会走到它的反面一样,房地产语文的修辞策略同样内含着一种自我解构的力量。我们越是陶醉在地产商许诺的人居美景之中,我们也就越加深陷于对自我的不满、焦虑,甚至厌弃而不能自拔,地产文化在文本上的裂痕也因此日显昭彰:越人性,也就是越非人性,越诗意,也就是越反诗意,越讲格调,也就是越没格调,越崇尚精神,也就是越缺乏精神——而这一点,恰好印证了文化评论家朱大可为2004年给出的关键词:分裂,分裂在最诱人的说辞与最冷酷的现实之间。 由此延伸开去,一个方向错误的矢量,力量越大,就越悖离初衷。房地产开发商能够成为文化集结的中心,其发力的动机和利益点本身就值得怀疑,它在文化上的“建树”越多,反而越是背道而驰。 在地产语文强大的修辞攻势面前,我们已经越来越感到无法承载起我们的城市文明和人居理想,只能在“回不去了”之后的次优选择中焦虑复焦虑,彷徨复彷徨。一位文化界人士因之感叹地说:“是的,我们回不去了,回不去乡村,回不去旧城,回不去独门独户的生活空间,事实上也抵达不了虚幻的未来世界。所有人都被裹挟于房地产文化的风头火势之中,从房地产的样板房到城市的样板路,因为这就是现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