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李登辉访日黑幕曝光:花21亿巨款换取签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6日01:02 石狮日报

  日本给李登辉核发观光签证,不仅遭到中国大陆的强烈反对,在岛内也引起普遍质疑。不少“立委”指出,李登辉幕后操纵台湾高铁与日本新干线合作,是他最终能够访日的一大原因。甩开欧洲高铁,与日本合作

  2004年12月30日,亲民党“立委”李鸿钧披露,台湾高铁原本与欧洲签约,但为了让李登辉赴日本“治病”,只好违约与日本新干线合作,付出的21亿元新台币(下同,4元新台
币约合1元人民币)巨额赔偿其实就是李登辉访日的机票。

  台湾兴建高速铁路的计划已经出台好几年了,即建设一条从台北到高雄全长345公里的高速铁路,预计2005年10月开通。日本企业得知后,从1996年开始,以日本新干线等7家大型商社为中心,联合大约30多家企业,组成了“日本联合”组织,并与刘泰英(李登辉的大管家)的“中华高铁联盟”携手。与此同时,欧洲的一些主要企业组成了“欧洲高铁联盟”,与台湾高速铁路公司合作,也想一举拿下这个项目。1997年,台湾高铁公司最终取得优先申请人资格,与台湾当局签约。

  就在日本闷闷不乐的时候,从1998年年初开始,本来与欧洲合作的台湾高铁却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向日本表示:本公司并不拒绝与日方合作,欧洲高铁正准备具体计划,我们希望日本也能提出一个计划。精明的日本人立刻明白,又一个机会到了。1999年4月、6月和9月,欧洲与日本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提案书,双方开始从台湾高铁公司那里争夺“优先议约权”。结果,这一次是日本胜了,不仅承接了高达950亿元的核心机电系统工程,此后又陆续以590亿元承包了四段轨道铺设工程。2001年初,愤怒的“欧洲高铁联盟”提请国际商务仲裁。2004年3月,国际商会裁定台湾高铁应赔偿21亿元。李登辉和石原慎太郎穿针引线

  日本最终夺标,外界传言很多,政治介入更是甚嚣尘上。尽管台湾高铁对此矢口否认,但李登辉与日本新干线脱不了干系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1999年夏天,由李登辉口述、日本人撰写的《台湾的主张》一书出版。在这本大肆宣扬“台独”的书中,李登辉特意谈到了台湾高铁的建设问题,明确表示如果日本的商社和企业参加投标,台湾当局就应该作出“政治决断”,其意思不言自明。

  当然,光有李登辉的偏袒还不够,日本方面也得有人穿针引线,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就是不二人选。1999年11月,石原绕过台湾“外交部”,直接接受李登辉的邀请,到台湾传授防地震经验。当时,岛内媒体就提出了质疑:1995年日本大地震,受灾的是神户和大阪,怎么来的却是东京都知事?果然,据后来披露,李登辉和石原两人秘密会谈的内容正是高铁项目。

  巧合的是,石原返回日本后,日方随即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当年11月22日,日本自民党亲台派参议员村上正邦和前运输大臣平沼赳夫专程到台湾与李登辉会面。12月17日,也就是决标前11天,与台湾当局关系良好的日本《产经新闻》率先在头版头条披露,日本极有可能在“台湾新干线”竞标中胜出。

  拿台湾人的生命开玩笑

  从此次李登辉日本之行,也处处可以看到日本新干线的影子。李登辉抵达日本后,搭乘的游览车是JR东海提供的,而在其行程安排上,也有别于一般的观光路线:先是在名古屋,12月29日到达金泽,12月30日再回到名古屋,次日到京都。在此期间,李登辉搭乘的“白鹭鸶”号和新干线,都属于JR东海的运营项目;下榻的酒店也是JR东海经营的。此外,12月28日,台湾TVBS电视台记者还拍摄到葛西敬之出现在李居住的地方,两人密谈了很久。29日,李登辉又在美术馆亲手做了一个陶碗,并写下“诚”字,准备送给老朋友石原慎太郎。不少“立委”质疑,李登辉频繁与日本有关人士接触,可能另有任务。

  台湾媒体分析认为,日本在这个时候允许李登辉“观光”,就是希望由他出面劝说台湾高铁改变欧洲标准,适应日本新干线。对此,岛内各界极为愤慨。有报纸评论说,“日本以极高的规格招待李登辉,难道不是想利用他做公关,在开台湾人生命安全玩笑之后,再坐享巨额利润?”(环球时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