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维和女军人扬名非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04:09 新闻晨报 | ||||||||
中国维和女军人扬名非洲 战争,让女人走开,但中国女军人却走进战乱的非洲。是的,她们是女人、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但她们首先是军人,她们就这样以大无畏的英姿走进饱经战乱的非洲。第
在已经载誉归来的两批中国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队员中,有为数不少的女军人,日前,第二批维和医疗分队护理组组长徐凤向记者讲述了她们在非洲的传奇,中国的女军人超乎常人的忍耐力和非凡的勇气在当地美名远扬。 征服“三座大山”每人掉5公斤肉 作为一名前往非洲执行维和任务的中国女性,徐凤更乐于讲述女军人们的勇气,而不是她们在非洲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2003年8月,我们接到上级指示,准备在我所在的沈阳军区208医院挑选43名医护人员前往非洲,这其中包括11名女性。”对于当时的组队过程,徐凤笑谈是经历了一次“魔鬼训练”。首先,人员要求十分严格:被选中的女性需要有大专以上学历、主管护师职称、8年临床经验、身高165厘米以上、已婚、具有一定外语基础。 “第一关并不困难,而最艰苦的要算接下来3个月的培训。”徐凤回忆说,当时横在她们面前的无疑是“三座大山”———专业、外语和体能。尽管在沈阳军区208医院工作的都是现役军人,但她们中大多都是“妈妈级”的护士了,对于她们来说,专业培训自然是驾轻就熟,但外语培训和体能培训则让她们实实在在地吃了3个月苦头。 谈起培训的意义,徐凤告诉记者:“首先,要是身体不过硬,那么到了非洲连保护自己都做不到;而外语不流利,那到非洲如何面对和其它国家的维和军人打交道的语言障碍?” 训练十分艰苦:每天3公里越野、209级的台阶爬10几个来回,另外,学游泳、学防雷、学驾驶、练射击、练格斗、练野外生存这些内容也必不可少,整个训练期结束时,队员们每人少说也掉了5公斤肉。 女队员外出需男队员护送 联合国副秘书长格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维和军人的死亡原因中,意外事故死亡是排在第一位的。”在战乱的刚果(金)地区,任何人都会在无意中触碰到死神。对于这一点,徐凤深有感触。 “别说在武装冲突中死于非命或在混战中被流弹打中,就算没有碰到任何军事冲突,你也可能会随时送命。”徐凤说,“两名分别来自马拉维和约旦的军事观察员就是例子。他们在雨林里迷了路,后来联合国出动了大批维和军人到雨林里找,最后证实他们是被当地的食人族吃了。” 因此,徐凤及全体队员在抵达刚果(金)的那一天都接到了严格的“军规指令”:一般情况下绝不准离开营地,如有特殊情况,须2人以上结伴外出;女队员如需外出,必须有男队员护送;如有夜间出诊任务,必须有作战部队护送。 营地仅有足球场大且酷热难耐 终于到了非洲!尽管此前每名队员都在脑海里对刚果(金)的恶劣环境进行了想象,但当走进酷热难耐的维和营地时,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中国维和医疗分队的营地位于刚果(金)的中部马尼埃马省省会金杜,“说是省会城市,其实跟我们国家的小村镇一样大。”徐凤回忆说,“当时,我们从飞机上往下看,觉得金杜真的很美,眼皮底下都是植被和河流,但走进这座城市才发现这里没有街道,没有电,没有饮用水,甚至看不到老百姓。由于长年战乱,老百姓都特别敏感,只要一有动静街上就没人了。” 中国维和医疗分队的营地面积只有足球场大小,里面除了两排简易板房外什么都没有,而且还处在刚果(金)反对派控制区域。 一天三顿吃罐头吃倒胃口 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但必须承认,在恶劣的环境中“巾帼”们面临的困难更大。 “刚到刚果(金)时,由于联合国的物资准备不充分,我们的饮食就只限于罐头,每餐都吃牛羊肉,没有蔬菜,没有水果,一天两天还行,可整整吃一个礼拜就倒胃口了。” 在国内,徐凤等23名女医护人员在家都算得上是一等“厨师”,就算青菜萝卜也能烧出可口的饭菜,可到了刚果(金),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她们每天都看着罐头却使不上劲。 刚果(金)炎热的气候也让土生土长在中国北方的徐凤一时难以适应。白天,这里太阳一直在人的头顶,天空感觉特别低,紫外线强度特别大,看什么东西都白花花的。更难受的是,刚到时由于条件没跟上,卫生用品都断了,还不能洗澡。刚果(金)晚上又开始下雨,由于她们住的板房隔音效果特差,所以雨点打在房顶上声音特别响,女队员们整夜都睡不好。 除了气候外,疾病也时刻骚扰着队员们。“尽管我们去非洲之前打了20多针防疫针,但到了刚果(金)后,每一个队员都得了疟疾。直到后来离开疫区回国后,还有1/3的女队员持续发烧。” 作者:晨报记者俞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