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武川县教育达标工程600多万元欠款该谁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06:33 中国青年报 | ||||||||
记者 李玉波 《北方劳动时报》记者 潘永明 本报呼和浩特1月6日电 1月1日,新年。 曾经是武川县有名的“包工头”乔永民家又有民工上门讨债,看着一贫如洗的家,乔永民一脸无奈。
2004年11月24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的电视台播出了一条消息让乔永民欢欣不已,电视上说,为了落实上级指示,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武川县将在2004年底偿付历年来拖欠农民工工资的25%,2005年付40%,2006年全部付清。 “我看到了希望,整整7年了。”乔永民说。 1997年,乔永民承包了4项武川县“两基”达标工程,武川县中后河乡红山子小学、奎树村小学、大豆铺乡板圪村小学、唐坊小学都是他承建的,总造价42万元的工程他只拿到了19万元。 为了按期交工,乔永民从银行贷款3.2万元,向私人借款2.5万元,截至目前,本息已近15万元。 “即使账要回来,也付不清欠款。”1999年,欠贷的乔永民被银行起诉到法院,因“拒不执行”被法院判决拘留,在看守所里呆了半个月。 乔永民的妻子是残疾人,两个上大学的孩子靠学校减免学费和贷款上学。昔日风风光光的“包工头”,现在靠武川县民政局救济面粉过年,平时在工地上做泥瓦匠维生。到现在,他还欠着30多个民工的8万多元工资。 第二天,满心欢喜的乔永民在县政府得到的答复是:那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实际上财政没有钱,连工资也发不出,等上级拨下款来给你们。原来,电视新闻播出的当日,呼市“清欠办”到武川检查落实清欠工作。 “两基”达标工作提前7年完成 1995年,呼和浩特市教育系统的“两基”达标及危房改造工程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刚从原乌兰察布盟划归呼和浩特市的武川县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本来,武川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原属乌兰察布盟时计划“两基”达标的时间是2005年,为了不拖首府的后腿,“两基”达标超前启动。 武川县一位“老教育”回忆说,当时县里也有人提出异议,超前启动可以,钱从哪里来?一位市里领导在动员会上,拍着桌子保证,两个星期内就下拨150万元,可直至今日,连两分钱也没拨下来。 上面拨款没下来,县里财政又没钱。但“两基”达标是必须要搞的:20多个“包工头”以武川县宏江、珍华两家建筑公司项目部的名义浩浩荡荡地开进了40多处建筑工地——— 3万多平方米的校舍拔地而起; 几家木器厂挑灯夜战,两万套崭新的桌椅板凳摆进了教室。 1998年,武川县教育“两基”达标比原计划提前7年完成,达标花费的2000余万元,大部分采用“赊、欠、借、垫”的方式解决。其间,除各乡、村委会匹配的资金由农民交纳后支付外,其余的全部拖欠了下来,从1998年起,这些欠款基本就没有还过。 “包工头”们被拖欠的工程款多则几十万元,少则几万元,他们提供给记者的数据是:累计欠500多名农民工工资、材料款、银行贷款及民间贷款利息778万元。武川县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是———共欠工程款603万元。 2004年12月13日,武川县珍华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一间办公室里人头攒动,20多位“包工头”围着前来采访的记者大倒苦水: “我叫李宪,58岁了,当年举债承揽了庙沟乡土城子小学和安字号乡中心校,27万元的工程款只收回了13万元。69个民工整日上门讨账,我一直居无定所,为了躲债,白天都不敢露面。” 刘忠是搞木器加工的,当年共提供了34万元的桌椅板凳,为了及时交工,刘忠从银行贷款两万元,向亲戚朋友以2分到3分的利息贷款3万元,现在,仍有7万余元没有要回来,而贷款本息已累计到了9万多元。民工们上门讨工资,要不上钱就穿着鞋上炕、踢门、砸门窗玻璃、砸家具。无奈,刘忠以4万元卖掉自己的房子给一部分工人开了工资,付了部分材料款。 “包工头”们说,当年的武川县教育局提出口号“两年任务一年完,一年饥荒(方言,债务的意思)3年还”,他们按时完了工,可承诺3年还清的账至今没还完。“不给钱不说,结算单也扣在了教育局,我们想去法院起诉,连个证据还没有。” 据记者了解,也有个别“包工头”把教育局告上了法院,可判决下来仍然执行不了。 把教育局大楼封了,教育局无法办公,全县教育不就瘫痪了吗?有人告诉记者,武川县教育局小车上的是私人户,就是怕被法院给执行走了。 穷县办教育渴盼财政支持 武川县教育局局长武文彪承认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工程款是事实。“两基”达标不是他这一任的事,他告诉记者,“两基”达标是硬任务,上面是许诺给拨款的。“两基”达标客观上改善了办学条件,推动了武川教育的发展,成绩是主要的。但这也造成了拖欠农民工工资多年的后果,一些“包工头”被拖欠款“赊塌了”。 “‘两基’达标欠了一大堆债,可是以‘两基’达标向上面申请经费已经没有理由,因为武川县‘两基’已经达标,上面‘两基’达标的经费,武川县已不在计划之列。”武局长一脸无奈。 武文彪局长坦言,当初的教育指导方针是把学校办到家门口,“两基”达标时建的许多乡村小学现在闲置着,根本没有学生,因为现在又在提倡“撤点并校”。 记者到武川县教育局采访时,武文彪局长正在起草一份“还款计划”,想从财政协调一笔钱解“包工头”和民工们的燃眉之急。 “武川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武川县政府常志刚县长告诉记者,全县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足5000万元,归县里支配的更少,解决“两基”达标欠账,主要还得争取国家、自治区和呼市的拨款,县里的能力很有限。 呼和浩特市农民工工资清欠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今天告诉记者,“这类拖欠时间拖得越长越不好处理”。 这位工作人员认为,这属于历史遗留问题。这类问题怎么办政府也很头疼,武川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地方财力有限,根本没有能力支付这笔款项。 “两基”达标对解决当地的孩子上学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国家未来的大事,那么,对于国家级贫困县应该有什么政策来帮助他们填好这个财政漏洞?针对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是否能及早到位,解决农民工们的老账、旧账?本报将继续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