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枝江市破解农产品销售难 加工业撑起一片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08:39 荆楚网-湖北日报

  一

  深冬时节,枝江市安福寺镇。台资企业鸿新食品公司大门前,出售柑橘的大卡车排成了长长的车队。农民经纪人王俊雇用的东风大卡车,排在了车队的第17位。在他的车后面,还有一长溜满载柑橘的货车。

  与司机们交谈,他们大多操湖南、四川、重庆口音。从2004年柑橘采收开始,他们就一直忙着将湘、渝、川产的柑橘运到枝江。

  在厂区内,笔者见到正在原料仓库查看的总经理刘家政。他兴奋地说:“忙不过来啦!现在公司3500名职工全部上岗,三班倒,机器满负荷运转。”

  正说着,公司总经理助理跑过来,递给刘先生5份传真。刘仔细看了看,笑着说:“好啊!纽约、洛杉矶、巴黎、加拿大和科威特又断货了。”

  鸿新食品公司是2002年落户枝江的,年加工果蔬10万吨以上,仅柑橘加工能力就接近5万吨。

  在白洋镇的台资企业隆华公司,负责原料供应的主管告诉笔者,现在是柑橘加工的黄金季节,加工企业都抓紧大量“吃进”柑橘,不仅把本地货“吃尽”,还从外地进货。

  据统计,入秋以来,当地农民经纪人已从外地调进柑橘5万多吨。

  市政府分管农业的负责人解开了该市大量“吞吃”外橘之谜:全市水果加工能力已达15万吨,而柑橘总产量不足25万吨,除了鲜销外,可供加工的柑橘只有8万吨左右。

  据介绍,该市还有天元等几家水果加工“大肚汉”,也正开工“吃”货,预计今年柑橘供应还会吃紧。

  二

  而在几年前,枝江市的柑橘市场却是另一番景象:

  通过优质品种替代老品种、科学栽培,加上按市场需求搭配早中晚熟柑橘,枝江柑橘迅速发展到15万多亩。

  而此时,鄂西、湖南、重庆和四川等地柑橘也迅猛发展。到2000年金秋,果园里沉甸甸的柑橘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多少惊喜,销售难使果农增产不增收。

  柑橘价贱,无人问津,农民只好用柑橘喂猪,猪吃不完的,就用来沤粪肥田。

  几经折腾之后,枝江市开始给柑橘寻找新的出路:柑橘加工。市里动员全市上下,瞄准水果加工企业招商。

  2001年10月,隆华食品有限公司落户枝江。紧接着台资鸿新公司等多家果蔬加工企业也相继抢滩枝江。

  安福寺镇委书记李奎阳说,枝江自产的水果自己吃不完,靠外销鲜果又受市场制约,将水果就地加工增值,缓解了外销鲜果压力,为果农致富找到了新途径。

  三

  解决了柑橘的出路,枝江市又着手解决棉花、油菜籽等农产品的出路。

  枝江是全国有名的棉产区,但由于受市场影响,棉花在上世纪90年代初火过几年后,便每况愈下,农民种棉的积极性受挫。

  市委书记王松华说:“市场逼着我们去千方百计引进棉花加工企业。”

  到目前,仅枝江城区就有4家投资过亿的港资医用敷料加工企业,21条现代化生产线,全市棉花加工能力已达50多万担,年出口额8亿多元。该市棉花年产量36万担,供不应求。

  兴建油脂加工企业40多个,形成了沿318国道的油脂工业长廊,年加工油菜籽能力60多万吨,本地油菜籽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吃饱喝足”。每到夏收季节,企业争相抢储,油菜籽价格一路攀升。

  目前,枝江市又把着力点放在了水产品的加工上。投资7500万元的湘宜鮰鱼加工项目即将投产。

  据市招商局的一份资料显示,枝江已有大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0余家,2004年出口创汇将突破1000万美元。

  四

  市长黄金龙说,以前,盯着农业抓农业,始终跳不出农副产品滞销价贱、丰产不丰收的怪圈。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悟出一个道理:跳出农业抓农业,用加工业带动农业,农民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吴家门村村民易振兴喜滋滋地告诉笔者,自从镇上有了果蔬食品工业园后,他家的柑橘就俏起来了,平均每斤价格要比以前高出0.2元,每年多收入4200多元。

  据测算,因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拉升农副产品价格,枝江农民每年增收近3000万元。

  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还带来了与之相联系的包装、运输、餐饮等行业的兴起。

  在安福寺镇灵芝山村农民韩伟家,他雇请的4个农民正操作草帘机加工草帘。他说,一个草帘机,每天可加工百余床草帘,卖给企业和运输户用于储运水果,每床至少15元。原来不值钱的稻草如今变成了“摇钱草”。一些到外地打工的农民,听说家门口办起了工业,纷纷回返家乡就业。据劳动部门的统计,近两年,从南方回归到本地企业打工的已有18000多人。

  加工业领跑枝江农业,使这片广袤的田野充满生机和希望。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