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观察:避免教育中的“马太效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09:19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据1月6日《人民日报》报道,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实验小学的40个“好孩子”日前在一场公开课上尽兴表演,赢得前来参观的福州市普教室及福州市五区八县小学老师的一致好评。但令人痛心的是,该班另外29名学生却无缘这场公开课,因为他们被视为“差生”,被老师留在班上做作业。据称,这是因该校老师担心“差生”坏事、为保全学校和班级的荣誉不得已而为之。

  我们知道,公开课是为了全面真实地展示老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校间、教师间教学经验的交流。公开课上,师生间的密切互动是体现一节公开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的优秀表现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也会成为优秀教学经验的一个范本。但如果公开课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或者只是被当成在同行面前炫耀的资本,我想,这样的公开课就可能失去其原本的意义。就像福州市闽侯实验小学的那种做法,为了上好公开课,让“好生”尽情表演、让所谓的“差生”靠边站,这一做法实有不妥。

  其实,这种区别对待学生的现象,并非只表现在公开课上。现实生活中,我常听到一些家长反映,有些教师对待学习好的学生特别好,不是补课就是在课堂上、作业上给予特殊关照,而对待学习差的学生,要么冷言冷语,要么干脆放在角落理都不理。不少家长认为这种“两极分化”的教育方法对学生是不公平的。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就是所谓“马太效应”的代表格言。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笑脸相待、对成绩偏差的学生冷言相向的做法,在我看来,就是教育工作的一种“马太效应”。教育专家认为,“马太效应”在教育工作中的消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它不仅会伤害所谓“差生”的进步积极性,也会极大程度地助长所谓“好生”的自大心理,在学生之间人为地制造等级、差距,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同时,它也与素质教育提倡的每名学生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权利的理念相背离。

  遗憾的是,这种人为制造等级的现象在不少地方仍然存在。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不让一些“差生”参加考试;有的学校别出心裁地搞什么“差生”评选,并以“光荣榜”的形式在校园里广而告之;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什么快班、慢班、重点班、普通班等等,更是以各种形式在很多地方盛行。

  将少数学生推到“差生”的行列里,这只会在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幼小的心灵里埋下自卑的种子,甚至导致一个孩子一生命运的改变,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我敢负责任地说,这肯定不是教师的初衷。因此,我想提醒所有志在教书育人的老师们,你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心态放平,要公平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无论他的成绩是好、还是不太好,你们都应该尊重他们,尽量避免“马太效应”的消极影响。

  前段时间有一本颇为流行的书,书名叫《没有孩子是差生》,作者是山东一位普通的小学女教师。在她眼里,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所以,她要让“每一片树叶都苍绿”。我想,这样的教育理念是我们应该大力倡导的。

  我以为,在各地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的教师首先要牢记的是:千万别用自己的手制造出“差生”来!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正如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我们的学校和老师应该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尊重学生,视学生为教育主体,给学生更广阔、更自由、更公平的发展空间。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