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聚焦我国中考改革:分数将不再是惟一(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10:51 中国新闻周刊

  分数不再是惟一标尺,主观评价占据了重要位置,而学校也获得了更大的招生权力,如何能保证这种“主观”不致为私欲所用,保证权力不致成为寻租的砝码?

    本刊记者 / 刘溜

  分数决定命运,虽然多年以来备受诟病,但试图对此的改革努力却遭遇阻力重重。其间意味,令教育界深思。

  北师大心理学院副院长车宏生提到2004年的“南京高考之痛”,说明应试教育的力量依然强大。

  南京是推行素质教育比较好的地区,早就下令禁止各学校补课,然而2004年高考结果不甚理想,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南京教育局不得不收回成命,允许学校补课。

  “当整个社会都习惯了包办婚姻,你提出自由恋爱,肯定会遭到反对。”车宏生说。《指导意见》给了高中有相当大的自主权,项目组在调研中发现,有部分高中学校校长明确表示不愿享有高中招生自主权,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用于高中招生也不感兴趣。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种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这已经不仅仅成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尺,也成为保持公平的一种标杆。

  这种观念,在中考改革已受到冲击,但仍然保持着强大的惯性。

  “美国的高考中考没有统一考试,哪怕ACT得满分,校长也可以不录取,不会引起争议,整个社会接受这个。”车宏生说,而中国的现实环境显然还远未达到这个程度。

  他们一致认为,整个社会的固有观念要完全转变过来,还有待时日,中考改革推行后可能会有反复,因此只能逐步推进,因地制宜,不能太激进。

  录取大权如何防止权力寻租?

  分数不再是惟一的尺子,学校也获得了空前的自主权,或者说获得了相当大的决定学生命运的权力。但经历2004年诸多招生腐败风波后,人们对录取不公的担心,可能更为强烈了。

  “保送条件规定学生干部可以加分后,就有大批假学生干部冒出来。”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韩民不无担心,搞综合素质评价,又怎么避免走后门?领导递个条子,校长敢不照办?综合素质评价上有的学校严一点,有的松一点,前者就会“吃亏”。这样,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最后各学校可能给学生都打A。

  分数决定命运固然有诸多弊端,但毕竟大体上是公开和公平的。在分数退居次席之后,主观评价占据了重要位置,而学校也获得了更大的招生权力。如何能保证这种“主观”不致为私欲所用?

  为保障招生录取的公平,《指导意见》要求各实验区建立公示、监督等制度。考试与招生方案要事先公布,录取结果向社会公示。而有关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和操作方式,项目组正研究之中,即将出台一个统一方案作为今年500多个实验区的建议方案。

  此外,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明确由校长负全责,学校成立评价工作委员会,由校长、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组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等级评定。

  面对对招生腐败的担心,车宏生不无激动地说,“得有个基本估计,是把教师当成腐败分子,还是当成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人?必须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相信他们,不然建立不起评价体系。

  车宏生说,对将出现的问题应有起码的估计,但教育部门不能承担所有的责任,有些矛盾是非常深刻的。

  考试改革被责难治本

  2004年12月27日下午,在听取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三中校长讲解改革方案后,初三学生邵沈冰的母亲说,“作为家长,我们也赞成加强素质教育,让孩子全面发展。但说到中考,我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孩子能否上一个重点高中。”她的话道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余杭区十多所普通高中,仅有一所优质高中,没有家长不想把孩子送入该校。

  “优质资源过于集中,贫富不均,有差异就会升学压力,都想上好学校。”深圳南山区教研室主任禹明称之为中考改革公平进行的致命点。中考改革只是改变选拔的方式,并未触及其高利害、高竞争的根源。

  汇才教育机构研究中心主任侯昕博士言辞激烈地提出质疑,“不去试图解决资源不均的根本问题,采用‘头疼医脚’的办法只能使问题变得更复杂。中考改革,包括高考,无论怎么改,在大环境不变的前提下,最终将是用一种考试代替另一种考试。”

  “不给每一个人平等上学的机会,并从体制上确保这个理念得以实现。而是急于人为弱化考试,结果肯定是腐败盛行,权力和金钱代替客观评价,社会的公正难以实现,弱势群体永无抬头之日。”侯昕说。

  车宏生说,这场影响极大的改革才刚刚开始,还在尝试摸索之中,总体方向不会变,接下来要在操作方式方面下功夫,尽可能堵住漏洞。

[上一页]  [1]  [2]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