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检察院屡查大案要案 院方透露反贪36计(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11:06 南方都市报 | ||||||||
36计之 其他计谋 除了以上的计策,记者了解到的海珠区检察院“反贪36计”还有:
“围三放一督自首”:在案件侦查阶段,办案人员把证据等其他工作都做好,只留下自首一条路可走,督促嫌疑人主动自首,这样可以加快办案效率,而且在开庭时嫌疑人为了争取从宽处理,一般也不会翻供。 “和风细雨”:一种审讯技巧,也即通过思想工作打消嫌疑人顾虑,促使其主动交代问题。 “扯虎皮,做大旗”:一种审讯技巧,在审讯时把事态的严重性和办案人员对此案做的充分准备工作告诉嫌疑人,使其缴械。 “投石问路”:一种审讯技巧,让嫌疑人感到大势已去,给他提供一点信息,使嫌疑人产生用最小的坦白换取最大的从宽处理的心理。 …… 36计之 纵横交叉 一条消息引出八件窝案串案 ●计谋定义:“纵横交叉窝串案”就是从横向上扩大战果,从纵向上深挖犯罪,扩大案值。 ●中计贪官:引起行业内震动的广州某实业受贿窝案就是用这条计策查办的。 去年初,海珠区检察院查处了广州某实业窝案串案8件8人,该案涉案金额高达1100多万元。这个窝案的查处线索是从报纸上找到的。 先从包工头查起 2003年,登载在报纸上的一条消息引起了办案人员的注意:全国某行业已经完成GMP(硬件)改造,而每个相应厂家为此装修到无菌化车间要300多万。俗话说,上马一项工程,落马一批干部,GMP(硬件改造)工程会不会有问题? 海珠区检察院办案人员收集了该行业一大叠GMP合同,顺便把购销合同、基建合同、设备合同一并查了。 经过对这些合同的分析,办案人员发现,包工头邓氏父子在某知名厂家承包的工程不正常:他们中标了一单476万的工程,可是这个工程后面附加了18份没有经过中标手续的合同,这18个合同每个都不超过500万元。肯定有“猫腻”。 锁定工程承包人邓冠洲!此外,办案人员还发现一个不正常的现象,邓氏父子除了在某知名厂家有工程,在另外一家大型企业也有很多工程做。一个包工头中标一两次很正常,可是能蝉联多个工程,是否他们和这家企业的上层有关系? 办案人员开始摸查该大型企业领导的存款和通话记录,在通话记录中发现,办案人员去该企业取证之后几天,邓氏父子与该企业老总通话频繁。 这意味着什么?办案人员敲山震虎,邓氏父子很快交代了他们行贿该企业老总的问题。 经销商全盘托出 突破了邓氏父子,办案人员继续排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中间人李某把很多设备介绍给了一家知名制药厂,经他手能卖出这么多设备,他和该厂领导有什么关系?经审讯,李某交代了给该厂领导送钱的事实。 海珠区检察院的办案人员没有满足现有个案的成绩,而是从横向入手,让李某把他经手行贿的事实都交代出来,然后把牵涉的人都找来突破审查;再从纵向上深挖犯罪。在审讯该厂老总罗某时,罗某提到漏了一个行贿人李某,李某是经销商。在审查李某时,他就把广州该行业窝案的整体情况展露在侦查人员的视线之内:李某向办案人员供认了向该行业多家公司负责人行贿的事实。 掌握了充分的证据后,海珠区检察院查处广州该行业系列案共立案8件8人(目前都已宣判),在此基础上,还牵出了该行业广州某集团总经理李某(正局级)的受贿、隐瞒境外存款案,此案已经移交广州市检察院立案查处。一时给广州市该行业带来较强烈的震动。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吴秀云通讯员 海检宣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