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世界新闻报专题 > 正文

国防现代化还得靠自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22:19 世界新闻报

  《世界新闻报》特约评论员 谭立威

  在当前世界军火市场供大于求,各大军火制造商普遍开工不足,全球军火市场呈现出“买方市场”特征的大背景下,中国却只能尴尬地面对一个“卖方市场”,让俄罗斯独享“一个人的盛宴”。

  2004年岁末,法新社、俄通社-塔斯社和新加坡《联合早报》同时发布消息:“俄罗斯政府准备在2005年向中国出售一批新型战斗机、运输机及加油机,交易总价值将达150亿元人民币。”负责武器出口的俄罗斯官员称:“双方会尽快签订合约,这其中包括每架价值3500万美元的苏-30MK2战斗机……”

  “一个人的圣诞大餐”

  消息传出时值西方传统的圣诞节,如果这一宗大订单能顺利签署的话,对于俄罗斯军工业来说,无疑是一份丰盛的“圣诞大餐”。俄罗斯军工业能够独享这份丰盛的“圣诞大餐”,除了中俄两国的传统友谊、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水平较高等因素外,还有一个无奈却又无法回避的客观因素,那就是中国军方对外采购的供货渠道单一,可选择的余地很小。

  如果阿联酋陆军需要采购一种具有三防性能的装甲侦察车,它可以在德国莱茵公司和英国阿尔维斯·维克斯公司这两家顶级制造商之间进行选择,讨价还价,为自己谋得最大利益,而中国却不行。

  中国对外军购最大的干扰来自美国,而美国竭力阻挠中国的对外军购,除了冷战意识的残余在作怪外,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防现代化令美国感到了“威胁”。美国国会发表的《中国外购传统武器的背景及分析》硏究报吿中声称:“中国通过外购武器加强其远端攻击能力的举措,使美国军队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台海问题上,美国一贯注重维持所谓的“平衡态势”。然而近期五角大楼预测,到2005年至2006年间,台湾海峡两岸的“军事平衡”将被打破,大陆将占据明显的优势。在美国人看来,台海地区的军事形势将有可能失控。因此,为加强对中国遏制,就势必要阻止中国获得高性能的武器装备。出于此种顾虑,从阻挠以色列向中国出售“费尔康”机载预警系统,到阻止捷克向中国出售“维拉”雷达,美国对中国对外军购的层层阻挠可谓不惜余力。

  正因如此,在当前世界军火市场供大于求,世界各大军火制造商普遍开工不足,全球军火市场呈现出“买方市场”特征的大背景下,中国却只能尴尬地面对一个“卖方市场”,让俄罗斯独享“一个人的盛宴”。

  军备科技水平

  是衡量国家力量的重要指标

  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空军曾驾驶法国生产的“超级军旗”式战机,用法制“飞鱼”反舰导弹成功击沉了英国海军最先进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然而,由于战时整个西方世界对阿根廷的封锁,采购大门的关闭使得“飞鱼”导弹打一枚少一枚,阿根廷空军虽然英勇,却也无力回天。

  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国防力量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维护和争取国家利益的重要保障。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大刀长矛对抗洋枪洋炮的惨痛,是中国人永远无法忘记的教训。百余年前,满清洋务派运动的代表人物就有“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的论述。在军事科技日新月异、全球新军事变革潮起的今天,军事装备的科技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力量的重要指标。

  众所周知,由于全球生产力发展的不均衡,军工生产水平较高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以色列和俄罗斯,传统上处于第三世界的亚、非、拉美各国的军工生产能力相对低下,甚至没有自己的军工行业,军备完全要依赖进口。这种不均衡性,让第三世界国家总是要受制于人,一旦供货渠道发生变故,失去的往往不仅仅是一份商业合同,而是一场战争。

  “从保国到强军”

  自近代闭关锁国的海疆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攻陷以来,为了保家卫国,抵御外患,中国的对外军购就一直在或明或暗中进行着。在1894年甲午战争中,与日本联合舰队争夺制海权的北洋水师主力战舰均购自德、英;1900年与八国联军之役,在天津保卫战中浴血苦战的武毅军聂士成部,所用军械购自德国;1937年“卢沟桥事变”,打响抗战第一枪的第29军宋哲元部,所用的枪械部分购自捷克……

  由于近代中国军工生产能力的不足,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国防只能靠大量的对外军购来维系。这固然是无奈之举,但也帮助中国的军事力量迅速完成了近代化的转变。

  百余年前的中国对外军购史,充满了曲折、心酸。也正是在这种强烈的刺激下,中国的军事工业才从无到有,在无数志士仁人的心血浇灌下,顽强地成长起来。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军工企业——汉阳兵工厂,创办的原动力就来自于对外军购中的失意。其创建者张之洞在1884年中法战争中,负责向滇桂、台湾前线供应粮饷、军械,个中滋味深有体会。张之洞在一封电文中写道,“开战而后,购械十分艰难,种种吃亏,去年徼幸为之,岂可为训?”然而,汉阳兵工厂最初创建的军工设备和技术,也还是要通过从德国引进。

  1949年以来,新中国在薄弱的工业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借助前苏联的力量,中国建立起了航空、机械、冶炼、材料、电子等一整套工业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国防工业体系;从陆军装备大到飞机、军舰,小到一颗子弹,中国几乎每种武器都以苏联武器为蓝本,进行仿制并加以改进,进而发展自己的制式武器。

  自主生产为主,军购只是助力

  1991年的海湾战争前,伊拉克通过各种渠道从欧美各国采购了大量五花八门的各式军备,组成了一支看似不可一世的“大军”。然而战争一打响,“海市蜃楼”在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

  从近年来在中国举行的多次航展、军备展上看,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尤其是军用技术。近年来西方世界内部的矛盾,尤其是美国与欧洲的矛盾不断加深,双方都有需要借重中国的地方,这就给中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机会。

  中国国防力量正处于向机械化和信息化实施双重迈进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需要开发更多的武器装备来源。但是由于各国的技术、装备之间都有兼容性的问题,后勤保障是个很大的难题,中国近代军备“万国造”的教训是不堪回首的。因此,即便中国对外军购可以多渠道进行,博采众家也只应该是一种助力,而不可能成为支撑力。

  军队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已完成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呈现出多个盟国将各自的武器系统纳入一个“盟主”的战争系统之中的态势。许多西方国家是通过将自己纳入美军的武器装备体系,从而实现“美国式”的信息化转变的。

  中国不可能成为任何一个国家的附庸,因此要完成国防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最终转变,不可能照搬他国的样本,而必须要在引进国外军工产品、技术的基础上,立足于自主研发,发展出独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武器装备体系。

  相关专题:世界新闻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