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随笔)石油价格飙升的政治元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8日00:20 荆楚网-湖北日报

  朱玉祥 黄永明

  美国布什总统4年前入主白宫时,每桶石油标价20美元。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在美军占领伊拉克之后,世界石油价格不降反升,到今年10月份,竟然飙升至55美元一桶。当初,美国民众支持布什政府,赞成派兵到伊拉克流血流汗,就是以为:在占领伊拉克之后,能够随意摆布石油输出国组织,享受稳定供给的廉价石油。因为伊拉克不仅拥有丰富的石油储量,
而且它的开采成本极低,每桶石油仅为3美元。这意味着,即便油价大幅下降,投资伊拉克石油业仍有巨大的获利空间。

  当前,油价居高不下,专家们认为,主要是战后的伊拉克并不宁静,袭击美军的战斗此起彼伏,针对西方石油公司的人质事件接连不断,无法如期恢复石油生产。西方有些人论证说,购买1万吨石油说明不了什么,而增加或减少购买的那一吨,却决定着油价要么上升要么下降。正如此,出现了一种怪论,认为在国际市场上,正是中国增加的需求,才导致油价上涨。

  的确,从1994年起,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之后,需求量迅速增长。目前,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已经超过亚洲的日本,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即便如此,中国进口石油最多时,一天也不过250万桶,占全球石油每天供应量的比例仅为3%。这说明,中国石油消费量虽然增长很快,但所占的绝对值却很小。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去年的日均消费量达1950万桶,占全球消费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美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为220亿桶,美国为保护本国资源,不断减少石油开采量。美国国内的石油产量,从上世纪70年代的920万桶/日,逐渐降至2003年的574万桶/日。去年,美国的日均进口量就已增加到1376桶,是中国石油进口量的5倍。

  不仅如此,今年第二季度,正当原油价格明显上涨之时,美国的石油进口仍然增长了3.5%,是1999年以来的最大增幅。而且,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石油储备,具有平抑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强大实力。专家们认为,只要美国停止进口原油10天,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就会大幅下降。但是,在这次油价攀升过程中,美国一直在国际市场上高价购进原油,增加石油的战略储备。目前,美国的石油储备量,高达6.684亿桶,接近7亿桶的储备能力极限。有充分的理由说明:美国石油需求量的增长,才是这次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世界石油价格的新一轮上涨,伴随着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所担心的石油供应短缺现象,至今没有出现。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生产能力看,国际石油的供给能力,仍处于满足需求有余的状态。伊拉克的石油生产能力虽然没有得到恢复,但是,欧佩克和俄罗斯的石油产量,近年来增幅很大。全球的石油供应量,去年约为每天7600万桶,目前增加到8300万桶,大于市场需求量百余万桶。

  国际油价暴涨,究竟对谁有利?就美国而言,它拥有全球最大的几家石油公司,控制着美国国内产量的77%,同时也控制着世界近70%的石油资源。石油价格越高,巨头们赚的钱就越多。20世纪90年代,世界石油价格长期在10美元至20美元的区间波动,每桶石油一般价格为13美元至15美元,但廉价石油时代,也是能源寡头日子难过的时期。美国7大炼油厂处于经营困难状态,在道琼斯指数大幅上扬的情况下,美国一家大型石油公司的股票反而下跌,公司不得不投入300亿美元的巨资回购股票,以维持市场价格。新一轮石油价格的上涨,对美国石油巨头可谓巨大利好。

  此外,在油价大幅上涨的背后,活跃着美国投机资本的身影。从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合同交易量猛增35%,取暖用油和汽油的交易量增长50%以上。与此同时,其他商品的交易量却都下降了。西方媒体报道说,以前很少涉足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的大型对冲基金,至少有50家染指石油期货交易,所持头寸已接近交易总量的15%,这些大型对冲基金大多来自美国。况且,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元是欧佩克石油贸易的唯一货币。此后,美国政府随心所欲地印制美元来弥补庞大的贸易逆差。但在1999年至2000年间,伊朗和伊拉克相继把美元兑换成欧元。这很可能是布什把它们列入“邪恶轴心国”名单的真正原因。如果其他欧佩克国家纷纷效仿的话,对美国经济的损害将是灾难性的。

  围绕石油价格上涨问题,尽管众说纷纭,但实际上,它不单纯是能源问题,还牵涉到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变化的大格局。人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