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徐州打一场经济“淮海战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8日02:56 现代快报

  2004年,徐州实现了GDP超千亿元、财政收入超百亿元的“双超”目标,2005年踌躇满志,苏北大突破的曙光也因此逐渐清晰。【核心提要】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地处江苏最北端的老工业基地徐州市一改以往的默默无闻,对全社会大声说了两次话:第一次是年初,徐州宣布2004年的目标是实现“双超”,即GDP超千亿元、财政收入超百亿元;第二次是年末,徐州宣布“双超”目标实现。“双超”的意义不用多言,国内实现“双超”的地级以上城市不超过40个,江苏也只有苏州、无锡、南京、南通是“双超”市,“双超”还预示着一地经
济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

  解放前,徐州发生过一场影响全世界的战役———淮海战役。半个多世纪后,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新年伊始,徐州市委书记徐鸣、市长李福全在接受快报记者专访时却再次提到了这场战役。“徐州经济已经落后了,必须抓住最近关键的几年,打一场经济上的新‘淮海战役’,决战决胜。”徐州的努力只是苏北求变的一个缩影,它让我们看到了苏北大突破的曙光。徐州“双超”,苏北经济的领头羊

  ———专访徐州市委书记徐鸣、市长李福全

  记者:我听说,去年12月31日晚,徐书记和李市长正“蹲守”在徐州市财政局,眼光盯着电脑屏幕。请问,去年全年徐州市的GDP和财政收入准确数字是多少?

  徐鸣:我和李市长当时是去“关账”,确认徐州当年的GDP和财政收入到底是多少。现在我可以负责任地向社会宣布,徐州去年的GDP预计为1060亿元,财政收入为109.5亿元,我们实现了年初制订的“双超”目标。

  记者:恭喜徐州。许多人都想知道,在市委书记和市长心目中,“双超”对徐州市究竟意味着什么?

  徐鸣:这首先意味着徐州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其次这将是徐州加快发展的标志。据我所知,全国实现双超的地级以上城市绝不超过40个,在江苏省内,苏州是1999年实现“双超”,无锡和南京大约是2000年,南通是2003年,这些市实现“双超”后,经济发展无一例外地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

  李福全:“双超”既是一个数字上的概念,以体现城市经济实力达到了一定水准。经济规律表明,当一个地方的经济规模达不到一定基数,它的增长只能是算术增长。此时,产业基础不扎实、投资者没信心、产品没市场;而达到一定规模后,则将呈几何增长。“双超”是徐州经济达到一定规模的体现,表明产业基础初步扎实,预示着投资者将更有信心,产品更有销路,经济会快速壮大。四五年后:徐州人过上“苏南日子”

  记者:从老百姓角度看,似乎“双超”只是个数字,你实不实现双超,我还是得柴米油盐地过下去,单位也不会因为“双超”加薪水。对普通百姓来说,“双超”会带来什么?

  徐鸣:“双超”也许不能马上给老百姓带来什么,但“双超”后徐州将有更多的钱投入经济和社会领域。普通百姓会很快发现,他们的生活环境越变越美,来投资的企业越来越多,经济发展了,百姓的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多,收入也会逐渐增加。

  李福全:百姓的这种感受应该比较明显,因为“双超”后首先城市形态会变化。比如,一个“双超”的城市不能是破破烂烂的,要名副其实,徐州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老城改造,许多市民就会从中受益。还有,去年市里发展了城市的夜间经济,大商场要延迟到晚9点以后才关门,从今年“五一”开始,将要9点半后才关门。以前,徐州百姓的生活我想想都觉得单调,天一黑就没个去处,商场全关了,许多地方路灯也不亮,现在我们要让他们有去处,有玩处。去年,我们还办了“伏羊节”、“胡琴节”,数万市民参加进来了,人人都很兴奋。“双超”后,我们要让徐州更有活力,市民欢乐的时刻更多。

  记者:经济发展,富民优先,富民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徐州的“民富”程度如何,2004年的百姓是不是比2003年富裕了?

  徐鸣:是这样的,2004年徐州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9760元,农民人均收入为3973元,分别增长9%和10%。这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水平一直徘徊在5%至6%间,这回的增长幅度很大。党和政府采取各种政策,农产品价格回升,去年老天也帮忙,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真是风调雨顺。

  记者:在江苏,苏南比苏北富裕是不争的事实,苏南人生活水平普遍比苏北人高一些,也是不争的事实。请问,徐州人的生活什么时候能赶上今天的苏南水平?

  徐鸣:我是无锡人,对无锡比较熟,以徐州和无锡为例,从数字上看,无锡2004年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000元左右,比徐州高3000多元,农村人均收入为7100余元,也比徐州高3000多元。依照徐州目前的收入增长幅度看,徐州城里人的生活,要有3年左右的时间赶上今日无锡,徐州农村人的生活估计要5至6年。

  记者:能不能这样理解,也就是说,徐州人的好生活像经济增长一样,是可以预期的。

  徐鸣:是的,我个人对徐州人过上更好的日子充满信心。

  李福全:政府会千方百计想办法,让徐州人在徐州经济增长的同时,感受到更多的实惠,也要让徐州人多一些自豪感。科学发展:徐州焕发新生的机遇

  记者:徐州是有名的老工业基地,在中国,老工业基地有个共性,就是原先辉煌过,近些年落后了。有人说,苏北要突破,徐州必须首先破冰。徐州发展慢的症结到底在哪里?

  徐鸣:我在徐州当了两年市委书记了,我思考了两年,也琢磨了两年,有人讲症结在于思想观念,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观念背后的文化因素,因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都有一种依赖性文化。我把徐州比作江苏的东北,徐州挖煤挖了120年,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又是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多,步履维艰,包袱沉重。长期以来,一些干部群众对资源依赖强,对老体制依赖,缺乏创业、创造的冲动。拿徐州与温州比,徐州资源丰富,温州没什么资源,但温州人全民创业,善于经商,温州人本身就是温州最大的“资源”,而徐州,缺的就是全民创业精神。在这方面,我们这两年花了很大功夫。

  记者:去年中央宏观调控加强,强调可持续发展,许多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被禁止,听说此政策给你们实现“双超”出了道难题,是吗?

  徐鸣:去年3月1日,徐州开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有20万干部群众参加的加快发展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后,全市形成招商氛围、创业氛围,干部群众实现“双超”的劲头很足。但二季度开始,中央收紧了信贷、土地阀门,很快省内又出了“铁本事件”,这对徐州冲击很大,造成许多项目无法落地。对于“双超”目标,许多干部开始疑惑,老实说,我心里也没了底,只是不能说出来,只能想办法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劣势变成优势。

  李福全:我把当时的情况总结为“领导茫然,干部胆小,部门谨慎,投资者胆寒,企业家胆怯”。我认为这不正常,国家宏观调控与徐州的发展并不矛盾,反而是机遇,一个地方不能在科学发展面前停滞。我们主动自查自纠,砍掉已立项但不符合中央政策的92个项目,总投资在100亿左右,许多小水泥厂、小钢铁厂、小造纸厂没让进来。我们换了个角度看问题,国家宏观调控,许多资源型低端产品被限制,但市场也为高端产品空出来了,徐州有重工业基础,那就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实践证明,这个思路是对的,现在全国最大的日产万吨的新型干法环保型水泥厂已落户徐州,全世界最大的日产1.2万吨的环保型水泥生产线也签字了。全民创业:徐州更有活力、吸引力

  记者:许多人认为,徐州这两年变化很大。比如我听说,过去多年来台商很不看好徐州,但现在情况改变了,是吗?

  李福全:大概七八年前,徐州发生了多起损害台商投资的事件,这让台商许多年不敢来徐州投资。最近两年,徐州市委、政府花大力气集中解决几起典型事件,追回台商损失,台商受到了鼓舞。现在,台湾一家媒体把我们评为内地“14家极力推荐城市”第5位。去年,台商在徐州投资大幅增加。

  记者:我听说徐州在去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名列第46位,还入围了“中国十大经济活力城市”的20个候选城市,被提名为“公众最向往的城市”。

  李福全:是这样的。徐州市委、市政府正致力于让这座城市更有活力、吸引力。我们要改变原先死气沉沉的局面,经过政策鼓励,徐州开始了全民创业,去年,8800多人成为新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也一年净增3500户。我们通过延长商场营业时间等措施,大中型商场的日均客流量达到了空前的1.5万人次,徐百中央商场实现日均4万人次,金鹰国际实现日均4.6万人次。特别要提的是,经过旅游推介和大力招商,来徐州旅游的人多了,2004年来徐州的游客超过800万人次,比2003年净增300万人次,徐州的酒店空前地满了起来。

  一场经济领域的“淮海战役”已打响

  记者:徐州去年提出了一个新说法———新“淮海战役”,许多人对此都很感兴趣,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徐鸣:著名的“淮海战役”发生在徐州,历史上许多有名的战役发生在徐州,徐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在,新时期赋予徐州的任务是要成为苏北经济的领头羊,要力争成为淮海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徐州的形势很紧迫,所以我们提出今天的徐州必须打造自己,成为商家必争之地,所以我们把近几年和今后几年发展称为“打一场经济的‘淮海战役’”。

  记者:新“淮海战役”怎么打?

  李福全:“淮海战役”是决定新中国命运的关键战役,它的精髓是决定性的胜利。徐州提出新“淮海战役”,就是要用历史上淮海战役决战决胜的精神,抓住目前最关键的几年,与时俱进,奋力拼搏。本届政府2007年底任期结束,作为市长,我有信心在市委的领导下,实现财政收入在100亿元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力争达到或超过200亿元,GDP保持每年12%以上的增长,为构建繁荣、文明、和谐的新徐州奠定一个扎实的经济基础。(注:对徐鸣和李福全的采访为分别采访)快报记者宫靖邢志刚苏北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

  蒋定之(江苏省副省长):

  当前苏北发展正处在机遇和挑战并存、优势和难题同在的时期。抓住机遇,科学发展,关键是要以积极的态度来迎接挑战,用创新的办法来破解难题,现阶段要重点抓好苏北产业转移工作,促进苏北工业化进程。招商引资要变为“招商选资”

  叶克林(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企业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我个人认为,江苏省实现“两个率先”、富民强省的难点和焦点都在苏北,苏北的土地和人口都占江苏的一半,苏北如果近年无法实现跨跃式发展,那么这两个目标都是空话,我对苏北发展有几个观点:

  一、苏北要科学选择、培育支柱产业。我讲的支柱产业是指能保持一个地区经济长期增长的产业,对GDP、财政收入有支撑力的产业。目前苏北各地都有一些大型企业,但还只是羊腿,不是牛腿。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与其跟风苏南引进所谓“朝阳产业”,不如聚焦一些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而不是丢掉它们。

  二、苏北各地产业结构尚未定型,在改革产业结构时要注意引进一些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由招商引资变招商选资,不能“捡到篮子里全是菜”,什么企业来都要。

  三、苏北各地要突破地区分割,统筹区域产业政策。苏北要想快速发展,就不能再走苏南早年原始性同性竞争的老路。我最担心各地孤立发展,恶性竞争,建议苏北各地政府共同成立一个论坛来协商苏北问题。

  四、告诫苏北现任领导,要甘当为下任和下几任打基础的领导,改变政绩观,目光要放长远。【背景链接】2004,苏北集体向前跑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苏北五市的人口和土地面积占全省的1/2左右,但2003年实现的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1/5多一点,财政收入仅占全省的1/10,苏北地区工业增加值、消费品零售额、出口额等部分主要指标的增速仍落后于苏南和苏中地区。加快发展苏北,是我省实现“两个率先”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去年年末,苏北徐州市传来一个让人振奋的好消息,该市去年实现GDP过千亿元,财政收入过百亿元的“双超”目标,徐州成为江苏省继苏、锡、宁、通四市之后,第五个实现“双超”的地级市。与此同时,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等其他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可喜进展,这让人们看到了苏北突破的曙光。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