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关注:京剧“强强联合”背后有隐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8日10:49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历时半个月的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日前在沪落幕,15台参评剧目“你方唱罢我登场”,充分显示了近年来我国京剧艺术的综合实力。然而,一位业内人士却感慨地说,这些参赛剧目中许多戏的编、导、演、音、舞等主创人员都是“外借”,本团演员只是跑跑龙套,有的名家同时在三四个戏中“挂职”,舞台上、节目单中尽是熟面孔。

  这位业内人士的一席话,揭示了当前戏剧领域“强强联合”背后的隐忧。打破门户之
见、借用“精兵强将”,是近年来各剧院创作普遍采用的做法。这种跨院团甚至跨艺术门类的“大融合”,也为所排演剧目获奖带来了更多机会。

  《艺术评论》杂志社社长赵春强说,所谓“强强联合”,最大的弊端在于同一个剧目的演员不能长期搭班演出。聘用外团特别是外地演员的剧目一旦评完奖,剧目因演员需外请无法常演而被迫封箱入库,既演不下去也传不开,这样创作出来的艺术又有何意义呢?

  “基于戏剧受流派限制等考虑,适度借用外援是可以理解的,一来可以获得相互学习借鉴的机会,二来可以打造出高质量的艺术作品。但放着本团有丰富想像力和创作欲望的人员不用,过分借助外援甚至使外援力量超过本团便有些不妥了。这种做法势必影响一大批演员的积极性,使本团演员特别是新人减少乃至丧失锻炼机会,长此下去,对剧团的发展不利。”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戏剧评论家周育德说。

  艺术院团的任务是生产好剧目,而如今评判一个剧目优劣的标准之一是能否获奖。时下,在各种奖项的吸引下,许多院团都不惜花重金外聘知名艺术家或有经验的“老师傅”,组成实力强大的精英联盟。更有甚者,一些抢手的戏剧名家结成“联盟”,“互相支持”———我邀请你导,你聘请我演,四处忙活,而本团的艺术生产无形中却冷落了。据说,一位被称为“获奖专业户”的女导演的戏已经排到了2008年;去年在某地举办的一个舞蹈节上,仅一个编导的参赛节目就有7部。

  综观近年来的获奖剧目,得奖的多是那些老面孔。一人参与多个剧目,无论个人还是剧目的获奖概率都相对较高。而在林林总总的奖项中,却没有多少新秀给人以惊喜。由于“能者多劳”,剧目风格雷同的情况时有发生。

  “‘强强联手’如今渗透了一种急功近利的风气”,一位业内人士说,如今戏剧界忙闲不均,忙的忙死,闲的闲得慌,一些名导演、名演员整天飞来飞去,到处接活儿;而有些演员特别是新人虽有抱负却没有机会施展,有的演员被迫改行,有的院团被拖垮。试想,一个人究竟有多大能量?不能静下来潜心研究艺术的人,能生产出艺术精品吗?

  对于时下盛行的“强强联合”之风,戏剧专家刘厚生说,聘请外援的做法可以偶而为之,且前提是确实需要这样做,切不可将此奉为“金科玉律”,更不可滥聘。任何艺术院团不是所有人都强,应强弱搭配,以强带弱,“强强联合”时别忘了给青年演员机会。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李佩伦说,“强强联合”给戏剧市场带来了生气,但也使许多戏剧新生代在发展初期遭遇瓶颈。我们希望戏剧界精英向“四大名旦”等老艺术家学习,甘心当“绿叶”,多给青年演员提供舞台。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