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废品堆买回镇国之宝(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9日04:50 华商网-华商报
废品堆买回镇国之宝(图)
42年后,张桂芳(右)又见到她挖出的宝贝了

  本报记者 刘安 摄

  “镇国之宝”差点被炼了废铁

  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有一叫“何尊”的“镇国之宝”。之所以能成为“镇国之宝”,不仅因其工艺精美、造型雄奇,更重要的是其内胆底部122个铭文中最早出现“中国”字样。据说,20年前“何尊”出国展览保费即高达3000万美元。如今“何尊”已被列入国家文物局64件永久不准出国展出的国宝级文物目录中,足见其有多么宝贵了!

  但如此珍贵的国宝,却很少有人知道,如果不是及时被文保工作人员发现并以30元的价格买回,这件国宝很可能已经和其他废铜烂铁一起被熔化了。

  1965年,宝鸡市博物馆干部佟太放在市区玉泉废品收购站看到一件高约40厘米的铜器,见其造型凝重雄奇,纹饰严谨而富有变化,感觉这应该是一件比较珍贵的文物,便向馆长吴增昆汇报。吴增昆随即让保管部主任王永光去查看,王永光赶至废品收购站后,也断定这是一件珍贵文物,便以收购站当初购入的价格30元将这尊高39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公斤的铜器买回博物馆。经考古人员确认,这是一尊西周早期时的青铜酒器,浮雕为“饕餮纹”。这尊铜器成了宝鸡市博物馆1958年成立后收藏的第一件青铜器。

  青铜酒器底部发现“中国”两字

  1975年,国家文物局调集全国新出土的文物精品出国展出,著名青铜器专家、时任上海市博物馆馆长的马承源先生负责筹备,“饕餮铜尊”因其造型图案精美被我省选送。马承源在清除铜尊的锈蚀时,见其内胆底部平坦,便猜想可能会有铭文,经仔细观察果真发现笔道痕迹。对锈蚀清理后,果然在铜尊内胆底部发现了一篇12行共122字的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建筑陪都的重要历史事件,极具史料价值,而其中“宅兹中国”(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更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

  马承源的这次再发现使铜尊具有了无可比拟的价值,在国内外引起强烈震动。马承源考证该铜尊是一位姓何的人所制,将其命名为“何尊”。

  1976年,美国方面邀请我国文物部门组织一批文物赴美展览,并执意要有“何尊”,为此,美方投保3000万美元。

  1998年,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开馆,马承源欣然应邀而来,听到讲解员说“‘何尊’是镇馆之宝”时,当即说:“‘何尊’不能只说是镇馆之宝,应该说是镇国之宝!”此后,他又在多种场合发表过自己的这一观点。

  2002年1月,国家文物局印发了《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规定全国有64件国宝此后永久不准出国展出,“何尊”名列其中。

  国宝发现者42年后重见珍宝

  经马承源再发现后,很多人都知道宝鸡市博物馆从废品收购站买回了国宝,又得知卖“何尊”的是宝鸡市附近贾村镇的村民陈湖。但陈湖本人对发现“何尊”的经过却不愿对人多讲。由此,“何尊”是如何发现的便有了多种说法,但都没有得到确定,这无疑使国宝多少有点“来历不明”。

  2004年,宝鸡市文物局、青铜器博物馆开始做一项工作,就是要逐一寻找到馆藏重要文物的发现者。当年10月21日,宝鸡市文物局局长张润堂等前去贾村镇调查“何尊”的面世经过。此时,陈湖已经去世。

  陈湖的孙子陈涛说:“‘何尊’是我四爷陈堆发现的,后来放在我爷家。1965年,我家里很困难,我爷就和我二叔(陈保田)背着它去宝鸡卖给了收购站,用得到的30元钱买了一斗高粱……”

  陈堆的妻子张桂芳老人讲了发现“何尊”的确切经过:张桂芳是宁夏固原人,1953年与从宝鸡去固原学医的陈堆结婚。1963年6月,他们因饥荒从固原回到宝鸡,因陈堆家老屋住不下,就租了东隔壁陈乖善的两间房子住,院子后面是个土崖。当年8月的一个雨后的上午,陈堆在后院发现下雨坍塌后的土崖上好像有亮光,就和张桂芳一起去亮光处用手和小镢头刨,结果就刨出了个铜器。第二年,陈堆夫妇返回固原,临走时将铜器交给陈湖保管。1968年再回宝鸡时,得知已经被卖了,虽然有些生气但也没有办法,再后来才得知那竟然是国宝。

  2005年1月7日,72岁的张桂芳老人带着儿女来到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在42年后,再一次见到了当年被她发现的国宝“何尊”。本报记者刘安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