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教授震醒网瘾者 今日值守本报热线(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9日04:52 重庆晨报
教授震醒网瘾者今日值守本报热线(组图)
张大爷听得很认真。

教授震醒网瘾者今日值守本报热线(组图)
会场上随处可见晨报。

  本报讯(记者周睿)没有一个人退场、10多次热烈掌声、报告会不得不推迟45分钟结束,“拯救上网成瘾者大型报告会”昨天圆满成功,“风行两江·重庆晨报创刊十周年系列活动”取得开门红。

  免费讲座打响头炮

  2005年4月28日,是晨报创刊十周年纪念日。

  本报总编辑唐林在昨天的报告会上说,10年来,晨报人不懈追求,勇于创新,用最多、最好、最快的新闻服务读者,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型都市类日报。

  总编辑唐林还介绍,为纪念本报创刊十周年,今年本报将开展一系列贴近读者、服务读者的活动。而免费的、极具公益性的“拯救上网成瘾者大型报告会”是这一系列活动的第一站。

  网瘾者要当志愿者

  上午9:00,报告会在市文化宫举行,主讲人陶宏开教授用清唱、弹钢琴、个案讲解、播放自弹自编自唱MTV的方式征服了1400多位家长和孩子,引来10多次热烈的掌声、不少人还情不自禁的流下热泪,尤其是那首反映家长给孩子上大学交学费的MTV《学费》。

  报告会上最精彩的当属诊断两个网瘾家庭:从忠县来的小肖一家;从贵州过来的小于一家。两人均表示要努力告别网瘾,而小于愿当志愿者,帮助同龄“网虫”摆脱网络游戏的困扰。

  教授值守本报热线

  为了更好的服务读者,今天10:00—12:00,陶教授将值守本报热线966966,接受广大家长、志愿者和青少年的电话咨询,要和陶教授直接对话,请拨打本报热线966966。

  晨报让我看见希望

  本报讯(记者肖玉)“我只希望儿子不要犯罪,今后能自食其力。”说这话的时候,杨女士脸上全是泪。儿子只有14岁,今年才上初三,爱打游戏的儿子前天下午放学后没有回家,已经失踪了一个晚上。

  杨女士说,她已经找了儿子一个晚上,但顾不上休息,她还是一早就从上桥赶车过来。这不是她儿子第一次失踪,每次都是上网打游戏。儿子说上桥小学附近有个秘密的网吧,未成年人可以自由进出。每次钱花光了,累得实在不行了,儿子就回家了。为此,她减少了给儿子的零花钱。前天早上,她只给了2元钱给儿子买早餐,但儿子还是失踪了。

  “我对儿子还是很有耐心,可能我们文化不高,不知道怎样教育好孩子。今天终于见到陶教授,听听如何和孩子相处、沟通。我是晨报的忠实读者,感谢晨报给了我一条希望的路。”

  我拿晨报教育儿子

  本报讯(记者肖玉)“我用晨报教育儿子。”张女士从随身的挎包里拿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报纸,这是6日晨报关于“拯救上网成瘾者活动”的报道。张女士说,不管孩子有没有听,她都要把好的故事一个一个给儿子念,“希望那些感人的故事能让他顿悟”。

  张女士和丈夫都是大公司的领导,工作上两人都很顺利,但“教育儿子很失败”。据张女士介绍,儿子今年16岁,本该读高一,可是去年9月底起,儿子就成天上网。现在几乎是睡觉都不上床,打游戏累了,直接趴在键盘上眯一会儿,醒了又继续;饿了就到冰箱里随便拿点东西吃。通宵达旦,冷了连衣服都像没时间加,就在身上裹条毯子。

  “我30多岁了才要的小孩,不知道是不是对待儿子太理性,才弄成这样。今天他死活也不来,我不知道怎么办……”张女士已泪流满面。

  晨报做了件大善事

  本报讯(记者肖玉)“晨报做了件大善事,可以说是功德无量!”说这话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妇人,怀里还抱了一个两岁的孙子。她是为拯救上网成瘾的儿子,来听报告会的。不懂事的孙子看到人多好热闹,也格外兴奋地大喊大叫,老妇人只得退到场外,支着耳朵从门帘缝里听,希望可以回去和儿子沟通。

  看到记者,老人主动上前和记者交谈:“感谢晨报做了这样一件善事,让我感到我家还有点希望。”老人说,儿子今年29岁,孩子都2岁多了,可是从去年开始,连工作都不要了,一天到晚就在网上打游戏,听说现在已经在重庆排名前几位。自从迷上网络游戏,他人都变麻木了,不管家,连妻儿都不管,就像个吸毒的一样着了魔。她希望陶教授能救救她的家庭。

  男生网虫多

  本报讯 (记者文创郭刚)昨日上午,一千多人听了陶教授的讲座,前来的学生足有200多人,其中大多数是男生。

  早上8点,学生和家长陆续赶到。直到9点15分,第一位女生才在母亲的陪同下前来听课。

  铜梁某中学高一男生介绍,班上有40多位男生,喜欢并经常上网的就占了2/3。而20多位女生中,据他了解,喜欢上网的还不到10位。他介绍,男生上网是因为喜欢网络游戏,而女生上网多半是“聊天”。

  七旬翁为儿记笔记

  “真希望陶教授能救救我的儿子,他今年都36岁了,事业、家庭,什么都没有,这全都是网络游戏害的。”昨日上午,在报告会上,73岁的张大爷,从头到尾都认真地听着,随身带来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陶教授作报告的每一句话。

  据张大爷讲,几年前,儿子因为单位不景气下岗在家,无事可做的他为了打发时间开始上网,“谁知,他渐渐地就深夜不归了。”

  “年纪轻轻地,不仅不再想找个工作,而且一点家务事都不做,每天,我和他妈妈做好了饭,端到他面前,他都不吃,说是要睡觉,养足精神,晚上起来玩游戏。

  4日,张大爷赶到报社想领取陶教授报告会的门票,“来了才晓得,门票早就抢光了。5号早上我6点多就起来了,8点40分赶到报社,终于拿到了两张票。我回家跟他说起这事,他根本不理。”本报记者李晟实习生许华安

  现场·留言

  昨天,在报告会现场,读者在本报留言簿上,写满了滚烫的赠言。

  希望孩子远离网络游戏,感谢晨报。

  感谢晨报义举!

  你们提出的十六个字(愿每个孩子都健康,愿每个家庭都幸福),我这八十岁老年人感觉对每个家庭都好,尤其对国家“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贯彻得很好。

  希望媒体多办这样的活动,监督规范网络市场。

  感谢晨报关心下一代。

  希望这次活动后,我的儿子有所转变。感谢晨报关心下一代。望你们多搞些这样的活动。

  感谢晨报的义举,希望有机会时再举办此义举。在加强网吧管理方面起到更好的监督作用。

  祝晨报越办越好,为老百姓多做好事,我们期望有更多这样的报告会举办。谢谢你们的辛勤劳动。

  愿晨报越办越好,客户越来越多。

  太阳最最红,晨报天天新,愿晨报永远为人民服务!

  这样的活动多举办,对社会尽到媒体的责任。

  还我一片洁净的天空!

  谢谢晨报拯救孩子的行动,感谢晨报!

  善心大使拯救我的孩子出深渊,无法用任何语言表达孩子父母的心意!

  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全家感谢重庆晨报!

  拯救孩子走出深渊,是所有网恋孩子家长最深切的心愿。感谢万分。

  感谢晨报做了一件大好事!

  我是搞家教研究的《教子精要》一书的作者,晨报举行这场公益报告会利国利民。希望今后全社会都更加关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

  江湖夜雨十年灯,风行两江百年计。

  本报记者肖玉整理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