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面对灾难 我们不再脆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9日08:19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合肥报业网新华社北京1月9日专电(记者顾瑞珍)2004年8月12日,台风云娜在浙江温岭登陆,1小时后民政部启动紧急救灾二级响应,很快又升级为一级响应。24小时内民政部派出工作组;48小时内,制定出中央救灾应急资金补助方案,监督、评估等工作也随即展开。

  从非典疫情、淮河水患到地震海啸灾情,在灾害面前,正在完善中的中国应急救灾机制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在人们心中,处理危机与消弭惊恐的能力,正成为彰显政府
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救灾体制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普通的受灾群众。回眸2004,民政部部长李学举说,进一步完善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资金分级负担,救灾款专户管理制度的同时,重点提高了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

  2004年11月,民政部启动了灾情每日监测制度,动态记录每日国内、国际灾害事件。从重要灾情通报到《昨日灾情》通报,从一般灾情会商到每月会商,从一般灾情数据统计到重点区域的数据跟踪分析,民政部建立的灾情管理体制,为应急救灾系统的运行打下了扎实基础。

  完善灾情管理,灵敏的灾情监测机制至关重要。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说,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减灾防灾实力,数字化技术、遥感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已经初步建成覆盖所有灾种的预警、预报体系,从而为快速决策和启动救灾工作的应急机制提供了更加准确的依据。

  现在,国家减灾中心每天进行24小时全球灾情监测,民政部每月都要与气象、水利、地震等部门定期会商。2004年,东北地区粮食大丰收,但是白城、齐齐哈尔等地连续4年干旱。民政部通过对重点地区灾情的跟踪监控,及时找出丰收年背后隐藏的自然灾害危险,为有关方面及早应对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灾害发生后,救灾物资能否迅速、足够地送达灾区,是对救灾机制的一大考验。云南大姚地震,发生在2003年10月16日晚8时28分,17日凌晨5时30分,震中的六苴镇中学操场上已经搭起10顶帐篷。甘肃民乐地震发生在2003年10月25日晚8点40分,到次日中午12时,抗寒衣物、方便食品、矿泉水等首批救灾物资已发到灾区群众手中。快速的救灾物资储运背后,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全国物资仓储网络和快速反应机制。

  救灾体制,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立起一个坚固的堡垒。目前全国已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80%的地、县制定并颁布了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紧急预案,初步建成了中央、省、地、县四级联网的灾害信息平台。“一旦发生重大的灾害,民政部一般在两个小时左右就能得到灾情信息,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王振耀说。与此同时,我国的救灾物资储备系统已经基本完善,辐射多灾和容易发生灾害地区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初步形成。有关方面已在沈阳、哈尔滨、天津、郑州、合肥、武汉、长沙、南宁、成都、西安10个城市建立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备帐篷、水、粮食、方便面、取暖物资等,以保证灾民在灾后第一时间内的基本生活需要。

  自然灾害总是从我们意想不到的角度袭击人类,一次次教训使我们看到自己在自然面前总有不完善的软肋。而日益完善的应急救灾体系却可以逐步使我们从容不迫地应对灾难。让我们共同祝愿:在全面建设小康的道路上,灾害的影响越来越小,前进的步伐愈来愈有力。

  (来源:合肥报业网)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