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哈姆莱特”唱着京腔回欧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9日09:31 东方网-文汇报

      上海文艺院团在去年二百四十二批文化项目走出国门基础上今年将实现新跨越

      文/本报记者张裕邢晓芳

      莎士比亚当年创作《哈姆莱特》时,大概不会想到,他笔下的这位欧洲王子,在2005年的某一天,会头插翎子,唱着京腔,踱着方步,成为东方京剧舞台上一个完全中国化的人物。今年上半年,上海京剧院将创作一部京剧《哈姆莱特》,因为完全契合了国际文化市场的口味,戏未排出,8月赴丹麦演出的定单却早已落定。与新年的飘雪一起飞来
的海外定单除了《哈姆莱特》外,还有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话剧《良辰美景》、上海交响乐团的主题音乐会和上海杂技团的《太极时空》等等。2005年对上海的文艺院团来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崭新的开局在务实开拓的氛围里呈现,目标和行动都是清晰的:瞄准海外舞台,以产定销,主动出击,激活更为广阔的国际文化市场。大量优秀的文化产品是全力打造上海这个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必要条件,也是上海发向世界的“文化名片”。

      欣然接受丹麦定单让“哈姆莱特”唱京剧

      丹麦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哈姆莱特之夏”戏剧节,让“哈姆莱特”唱京剧,正是这个戏剧节的主意。他们考察了中国的各大京剧院团,最后向极富创新精神的上海京剧院下了“订单”:订制京剧版《哈姆莱特》,今年8月,赴丹麦演出,并与世界各国的“哈姆莱特”同台竞技。

      上海京剧院院长孙重亮欣然应允,因为他自有打算:21世纪的京剧要培养新的观众群,要把这种传统剧种引向世界,得有新招!如果哈姆莱特这个英俊的王子能唱京剧,不仅能让老外开眼,而且还能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记得去年第四届中国京剧节期间,尚长荣携带京剧《廉吏于成龙》赴上海财经大学演出。演出结束后,尚长荣谈起他曾演出过根据莎剧改编的《岐王梦》时,底下大学生一片欢呼。尚长荣很兴奋:想不到大学生对“京剧演莎剧”竟有如此兴趣!

      这样的“新招”在孙重亮们的脑子里转着,成熟着,变成了一个个具体的演出项目:上海的文化产品不但在国内赢得了观众,通往国际舞台的大门也被推开了,上海交响乐团在继去年6月成功地举行了欧洲巡演之后,又隆重推出2004-2005音乐季,首期推出33场音乐会,其中有6场将赴日本等地巡演。上海歌剧院则铺开8部歌剧、20多场交响音乐会的创作蓝图,其中不乏《托斯卡》、《塞维利亚理发师》等世界名剧。去年,上海的文艺院团走出国门的文化项目达242批,比前年增长43.2%,今年又将引来丰收的一年。

      借助国际文化名人 打开海外演出市场

      据悉,去年一年,上海主要文艺院团共创作各类新剧(节)目108个,其中全台大戏50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则是其中的“高产大户”之一。今年,该中心至少有10台以上的新戏列入了排演计划,其中几台“中外合作剧目”更是十分抢眼。先是邀请俄罗斯导演排演契诃夫名剧《良辰美景》,参加俄罗斯的“契诃夫戏剧节”;然后邀请去年来沪演出的原版话剧《等待戈多》的法国导演来上海排演法国的剧作《终极》。邀请海外的创作力量,不仅给上海的文艺舞台带来了新的创作理念,也让这些“中外合作品”借助国际文化名人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更便捷地踏上了驶向海外市场的航船。

      随着上海与国际间文化交往的日趋频繁,上海本土的文艺新人也学会用国际文化市场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文化产品,不断开拓创新,从创作到营销的各个环节注入时代元素,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纳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地铁站里那幅“眼画桃花,嘴中含翎”的昆曲演出广告,很多人记忆犹新,因为那是昆曲广告第一次走进人流量最大的都市地铁。广告上的那出《一片桃花红》的昆曲也因此吸引了不少从未看过昆曲的年轻人。如今,尝到甜头的年轻昆曲人,以更加现代的理念经营昆曲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力争让它成为2010年世博会上国际友人们最“不容错过”的文化品牌。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