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年前,旧城改造规划成为全国典范 20年后,规划精英再聚合肥欲立新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9日13:38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合肥晚报从昨天上午开始,一向具有优良规划传统的古城合肥再次吸引了全国城市规划建设界关注的目光。来自国家建设部高层以及全国50多个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规划界精英,陆续奔赴合肥,参加今天开始的全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会议。其实,早在20年前,合肥首创的旧城改造规划建设16字模式就已引起全国规划界瞩目,随即全国规划建设界精英也齐聚合肥取长补短。

  20年前“16字合肥模式”

  合肥的城市规划一直不乏创新和大手笔。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合肥编制的至今仍成为经典的“扇形”绿地楔入城市布局,已被写入教科书。到1984年,随着省城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在寿春路和金寨路改造中摸索出来的“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拆迁、统一施工、统一经营”规划建设模式,不但使合肥自身突破了长期以来旧城改造的资金瓶颈,也引发了全国规划事业的嬗变。后来演变而成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所谓16字合肥模式,不久就被写入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科技城”打造科学规划

  城市建设规划是龙头,总体规划更是指导建设的行动纲领。合肥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更应该在规划领域实践科学的发展观。据介绍,近年来省城的规划编制已越来越注重对全局的把握与可持续发展。其实从2003年初,国家建设部就已同意合肥市修编新一轮总体规划,但为了使新总规划更具可持续发展和可操作性,在修编之前,合肥市在全国率先启动总规修编的前期研究工作,并于2002年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同济大学、南京大学3家编制《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为总规修编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市规划局和规划专家学者们更注重对土地资源、环境资源、水资源承载力等课题的研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合肥市未来发展框架、省会地位以及中国(合肥)科学城、园林城市等特点予以明确;此外,修编过程中加强总体规划的控制性,从2003年到2004年共完成了26项专项规划,为合肥的重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交通环境和公共利益、安全、历史文化遗存等都规定了强制性内容。而在规划编制的组织方式上,市政府采取了政府、专家学者、公众相结合的民主、透明方式,集纳了社会各界的智慧。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省城的建设摒弃了过去某些方面的盲目与无序,在用地控制、环保控制、生态引导等环节都有了长足进步,如环城水系综合治理前不久获得了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本报记者宋功林·(来源:合肥晚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