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商务部部长助理:我国紧急援助机制经受住考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09:31 环球时报 | ||||||||
许多人放弃休假 1月5日下午,商务部部长助理陈健顾不得连日来的劳顿,陪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乘专机离京赴印尼,出席在雅加达召开的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此前,他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
陈健没有想到,伴随圣诞烛光而来的是这样一场人类灾难。自去年12月26日起,作为商务部主管中国政府对外经贸关系和对外援助工作的负责人,他一直处于高速运转、“黑”“白”不分的工作状态。谈及个人辛苦,陈健只是说,近10天来,印度洋海啸灾情牵动着商务部全体公务员的心,该部高度重视对受灾国家的援助,部长薄熙来亲自坐镇指挥,许多人放弃休息、休假,24小时轮流值班,紧急组织、调配援助物资。 为何要给人家钱物? 对于一些人提出“中国本身并不富裕,为什么还要倾力给人家大量钱物”的质疑,陈健说,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应尽的义务。 陈健认为,答案很清楚:尽管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在自身发展中也有诸多困难,但中华民族素有善良、乐助的优良传统,在其他国家发生灾难时,我们依然会在物资援助方面尽最大努力。不要忘记,无论是遭遇特大洪灾还是“非典”疫情,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其他国家也曾伸出援助之手。我们与此次受灾国家都是友好邻邦,有着传统的友谊、密切的交往与合作,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理当无私救援、雪中送炭。另外,灾难是人类共同的敌人,需要我们共同应对,当地震和海啸带走受灾民众的生命、亲人、财产以及正常生活的平静快乐时,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帮他们摆脱噩梦、重建家园、恢复信心,而物资援助是最直接、最实在、最有效也是灾区最急需的。 全新机制发挥作用 记者注意到,一种全新的机制———紧急人道主义救援机制正在中国此番最大规模的对外援助中发挥作用。在首都机场、天津机场,在供货企业,在应急仓库,这些天都是一派紧张繁忙的景象,却又井井有条。组货、调货、验货、运货乃至受灾国家接货、分货,整个过程流畅无阻。据陈健介绍,目前我国已建立了紧急人道主义救援机制。去年12月26日印度洋灾情发生后,当天下午商务部、外交部和部队三方就迅速启动了这一机制,28日当天就组织了近100吨物资,29日就运走了首批物资,并全力确保其良好运转。截至记者发稿时,已先后有总价值逾6000万元的6批物资运抵灾情最严重的印尼、斯里兰卡、泰国,食品、药品、生活用品和救灾设备等一应俱全。事实证明,认识是前提,机制是保障,我国的紧急人道主义救援机制在大灾面前经受住了考验。 陈健说,紧急救灾由于时间要求紧,执行中困难是很大的。在此次援助物资的组织过程中,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千方百计地准确了解灾区的实际需要,在组织货源、调动运输、保证质量上花费了大量心力。特别是部队的工作人员,克服了种种困难。很多人连轴转,随叫随到。最令人感动的是,有些紧缺物资暂时无货,他们就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去寻找,特别是一些药品,耗费了相当大的精力来组货。 怎么保证援助物资的质量 援助物资质量怎么保证?陈健说,中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强化援助物资质量监管,所有货品尤其是食品、药品上机前都经过多道关口的严格质检,一定把优质的物资送到灾民手中。 陈健透露,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日前已向发生海啸灾难的孟加拉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马尔代夫、缅甸、斯里兰卡、泰国等国的商务(工贸)部长发出了慰问函。元旦前夕,商务部自上而下慷慨解囊,率先为印度洋受灾地区募捐,这一自发行动也体现了我国商务系统情系灾民的一份心意。全力援助,将是该部今后一段时期的一个工作重心。本报特约记者 龚雯▲《环球时报》 (2005年01月07日 第二版) 相关专题:印度洋地震海啸造成重大伤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