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山西山区多数文化站呈四无状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19:26 新华网 | ||||||||
新华网太原1月10日电(记者胡靖国、原碧霞)记者近日在位于吕梁山区的山西省吕梁市、忻州市采访了解到,与过去相比,虽然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但部分地方的基层文化站建设却停滞不前,甚至比改革开放前有所“退步”,尤其是基层的文化站大多名存实亡或形同虚设,呈现“四无”状态,即无人员、无场地、无经费、无活动。 记者从吕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了解到,1987年吕梁市共有“四有”(有人员、有场地
记者在山西省人均收入最低的县--兴县采访时,兴县县委书记李月勤感慨地说:“我们是革命老区,在过去,我们的文化活动非常丰富,经常组织扭秧歌、打篮球等比赛。但目前只有部分乡镇建了文化站,这些文化站也只是在乡镇政府的某个办公室外挂个牌子,而这个办公室还不仅仅是这一块牌子,几个牌子就是那一个小庙,甚至一些最基本的设备都还没有。” 而在吕梁市第一人口大县,有着65万人口、23个乡镇的临县采访时,临县宣传部副部长林茂康告诉记者:“目前县里较有规模的文化站只有3个,县城里有一个文化活动中心。”据悉,这个文化活动中心其实是一个露天广场,该中心唯一的活动是每天早上有个人放扭秧歌的舞曲。 在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方山县的峪口镇,镇长穆天新告诉记者,镇里的文化站总面积有460平方米,还有一些音响设施,在全县算较好的文化站。记者在峪口镇文化站看到,屋内灰尘满地,设施尘封已久。文化站站长李秀保说,平时就是我在这里练练字,也没什么活动,上次活动还是上级领导来人检查、验收的时候。在忻州市神池县东湖镇记者看到,文化站仅挂着一块牌子。村民们说,文化站几年都没有一项活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国家投资兴建的文化馆馆舍,还有一些被出租、拍卖,最后一无所有。据悉,1984年山西省文化厅拨款两万元为柳林县三交文化站修建了小二楼,共12间,1985年-1992年乡政府将其中的11间出租给个体户,1992年乡政府又以外欠吃、喝款1万元为租金继续出租至今。(完)(责任编辑:罗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