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朱自清在温州的“四个一”(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10:22 温州都市报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江南流离转徙的岁月里,他给温州留下了不灭的踪迹――朱自清在温州的“四个一”2005年01月11日
朱自清在温州的“四个一”(组图)
朱自清故居正在修建。陈玉山摄

朱自清在温州的“四个一”(组图)
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陈玉山摄

  从1923年3月算起,尽管朱自清只在温州生活了一年多时间,但他给这里留下了不少的记忆。一说起他在温州踪迹,就不能不提他的“四个一”:一座故居、一段友谊、一处风景和一座学校。近日,记者一路循着先生的足迹,对比今昔,以延续先生的精神。

  工人浑然不知如今的故居

  朱自清的故居位于市区四营堂巷34号,记者来到这里,见到的却是一幢正在建造的高楼和一片空旷的广场。周围邻居说,故居已经被拆了,现“落户”到四营堂巷22号,离这里不到200米的地方。

  四营堂巷22号,一座老式的建筑,四周是高高的围墙,门口有几个工人正在施工。走进去,院子的环境还颇为幽静。

  记者问其中一位工人,知不知道这里是朱自清的故居?他笑着摇了摇头。不过,他告诉记者,看守故居的老伯就住在隔壁那个院子里,有什么事可以去问他。

  故居的左侧,是一座二层结构的老式建筑,它在如今高楼密布的城市中显得很不起眼,门口放着一个石碑,上面雕刻着“朱自清故居说明”几个字。这座房子有些破旧,房梁上都长出了小草。房门是木质结构的,岁月的洗礼使其裹在外面的红色铁皮脱落了些许,记者试图敲开这扇虚掩着的、装着红色手把的大门,却一直无人应答,于是只好冒昧地推门进去。在这里,记者找到故居的管理人员老董,老董知道记者的来意后,热情地说:“来参观朱自清故居的人可多了!”他带着记者到了门口,指着正在建造的那幢大厦说,“朱老原先的故居就在那里,现在已经移到这边来了,不过完全是按照原先的布置和结构建造的!”

  老董向记者聊起了当年的那段往事。1923年3月,朱自清带着家小来到了温州这个位于瓯江下游的古城。他先是在大士门租了一所房子,不久因房子失火又迁至朔门四营堂巷34号。现在故居被移到了22号。门口的这块石碑只是暂时放着,等故居重建完工后就会移过去的。

  据老董介绍,修缮后的朱自清故居建筑面积达600平方米,整个旧居呈五间三进合院式木结构建筑,中间分一堂、二堂、三堂,两边对称各设一间厢房,总共有十间房。房屋整体结构和风貌全部按原来的旧居修复,朱自清曾居住的厢房则全部采用了旧址拆迁来的木料和柱头,保留了晚清和民国时的风格,极具江南特色。

  朱先生朋友后人的回忆

  朱自清当时在温州还有两位好友。“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这幅字画见证了朱自清与马孟容、马公愚两兄弟的深厚友情。

  马家的后人马亦钊也很珍惜祖辈的友谊,他在少年时代就收集了家人和朱自清的交往资料。马亦钊对记者说,关于朱自清与他祖辈的交往,也是以前听爷爷谈起的。马家是温州“书画传家二百年”的望族,家住百里坊,离朱自清住的四营堂巷很近。马家种有很多花草,客厅四壁挂满了名人字画。

  “朱自清去学校上课都要经过我们家门口,加上他和我两位爷爷是同事,很快,我们两家就成了好朋友。一有空闲,朱自清就会到我家赏花品画,有时还带着妻子和子女一起来,两家因此相处得很和谐。朱自清很欣赏我爷爷的画艺,也索讨过。一天,爷爷就特地画了一幅画送给他,并请他题诗,朱自清十分高兴,就拿回家去细细品味。”

  朱自清曾经是这样描绘的:这是一幅一尺多宽的小小横幅,上方的左角,斜着一卷绿色的帘子,稀疏而长,帘子中央,着一黄色的,茶壶嘴似的钩儿……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着,微微有浅深之别。花正盛开,红艳欲流,黄色的雄蕊历历的,闪闪的。衬托在丛绿之间,格外觉着娇娆了。枝上歇着一对黑色的八哥,背着月光,向着帘里。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儿半睁半闭的,似乎在入梦之前,还有所留恋似的。

  “当时的文人交往面很广,懂的知识也比较全面。”马亦钊说。虽然朱自清对画没有深入的研究,但他看这幅画布局,设色柔丽,情韵绵厚,精彩动人,十分喜欢,不禁浮想联翩。蓦地,他回忆起苏东坡的咏海棠诗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之句,恍然大悟:原来八哥不睡乃是等那没有出现的卷帘人。他以丰富的想象力来理解画面的内容,以自己深深的情怀来品味画中的意境,激动之余,他将感受写成一文,以志这段赠画的因缘。

  马亦钊介绍说,朱自清一共给马孟容和马公愚写过两封信,信中都以弟自称。“他们友谊之深厚,关系之密切,信中表露无遗。信中写道:令妹志芸君缔婚之说,不知曾成事实否。而且,朱自清与我们家族的其他人关系都很不错,连一些小事也常常挂念于心。”

  第二封信讲马家兄弟去枫林避难带上朱自清家眷的事,“弟前往由江厦到家……内人言及此次承先生贷款及照料一切,具见朋友风意……大德不感言谢,谨当永志弗谖耳。”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短短一段时间,从台州的浙江第六师范学校到浙江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任教,再到他在第二封信中提及自己要到绍兴的春晖中学任教的事,记者发现,朱自清工作调动很频繁,有点不解,马亦钊笑着给记者解释:“当时时局动荡,文人也在为生存而奔波,当时的学校不像现在这么稳定,一个学期结束后,学校就会再聘,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所以那时候的人才流动才会这么大。”

  朱自清是梅雨潭的招牌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仙岩梅雨潭的秀丽风景和灵气加上朱自清的笔,不知吸引了多少游客前去游玩。朱自清刚到温州时,就去过一次梅雨潭,印象颇佳。1923年10月的一天,天气薄阴,马公愚和另外两个朋友陪他一起去仙岩游玩,先到仙岩寺,再到梅雨亭,梅雨亭在梅雨潭侧,原名观瀑亭,因为游人可以在那里坐观飞瀑而得名。不过,当地老百姓则习惯称之为“梅雨亭”。

  朱自清风趣地对马公愚说:“这潭水太好了!我这几年也看过不少好山好水,哪儿也没有这潭水绿得这么静,这么有活力。平时见了深潭,总会感到有点心悸,偏偏这个潭越看越爱,如果掉进去那也是件痛快的事。”过了一会儿,又说:“这水是雷潭下来的,那样凶的雷公雷婆,怎么会生出这样温柔文静的女儿?”他表示一定要写一篇关于梅雨潭的文章。

  近日,记者也来到朱自清笔下那绿得让他想要“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我又掬你入口”的梅雨潭,来感受一下先生当年的情怀。冬天的仙岩景区显得有些安静,游客并不是很多。梅雨潭的潭水还是那么的绿,但梅雨潭却“瘦”得让人有点心疼。瓯海旅游局仙岩旅游分局规划建设科的邱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一直以来都致力保护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绿”,绿还是原来的绿,但由于在景区内建了三个水电站,还要负担居民的饮用水,潭水有一定量的减少。

  据瓯海旅游局仙岩旅游分局副局长木建权向记者介绍,目前,梅雨潭的年游客量是15万人次左右,与往年相比有上升的趋势,大部分游客都是因为看过《绿》这篇文章慕名而来的,文化层次相对比较高,以学生居多。木副局长说,朱自清对仙岩乃至温州的旅游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了表示对朱先生的尊敬,旅游部门特地在仙岩风景区建了“自清亭”,刻上先生的文章,以此为念。

  百年校庆铸铜像

  “雁山云影,瓯海潮淙,看钟灵毓秀,桃李葱茏。怀籀亭边勤讲诵,中山精舍坐春风。英奇匡国,作圣启蒙,上下古今一冶,东西学艺攸同。”朱自清为温州中学撰写的校歌一直传唱至今,其中的“英奇匡国、作圣启蒙”已成为温中几十年来的校训。

  1923年春天,朱自清接受了浙江省第十中学的邀请,携家带口来到了温州。当时的省立第十中学分中学部(今温州实验中学本校)和师范部(今温八中),他除了在中学部教国文外,还兼任师范部的公民和科学概论的老师。他教学认真,态度严谨。这种近乎刻板的老师最初是不可能给学生留下好印象的。但是,时间一久,他的魅力就显现出来了。那时候,白话虽然已为教育部宣布为国语,但中学国文课上学生的读写还是以文言文为主。他却一改旧习,鼓励学生多读多写作白话文。为此,他放弃使用统编教材,另外精选了大量白话文,印成讲义让学生学。慢慢地,学生们适应了他的课,越来越喜欢听他的课,各年级争着要上他的课。

  现在,极富现代气息、环境幽雅、风光宜人的温州中学新校园坐落在瓯海区梧埏镇老殿后村,占地面积338亩,校园中五岛六桥,互相勾连,既具现代建筑风格,又富江南园林意趣。与过去简朴的环境一比,完全变了样,这些恐怕是朱先生想像不到的吧。

  朱自清的铜像就立在温中新校园内,不时有学生在铜像前驻足观望。一位正在铜像前拍照的学生告诉记者,他真希望能回到以前,亲自感受一下朱自清先生讲课时的魅力。一位女同学则说,“以前朱自清老师在我们这里教书的时候,就改变过旧习,如果换成现在,他一定会更受我们欢迎的。”

  温州中学校史办的张老师说:“朱老在我们学校教书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对我们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我们学校常举办各种活动来缅怀我们的恩师。朱自清的这座铜像就是2002年我们在百年校庆时铸的。”

  一幅小小的横幅让他的笔与新文化结了缘;秀丽的“梅雨潭”因为他的笔而名闻遐迩……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江南流离转徙的岁月里,虽然朱自清在温州只停留了一年多的时光,但他却给温州留下了不灭的踪迹。

  本报记者叶淦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