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冀春节包机推动两岸直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2日08:53 中国新闻网

  (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国民党“春节包机直航协商团”日前在北京与国台办和民航总局洽商包机事宜,引起岛内各界强烈反响并备受各方瞩目。在双方相关单位和民众的积极推动下,协商迅速达成共识,春节包机已基本定案,其余技术问题,将留待两岸民航业者讨论。倘若此次春节包机得
以成行,就是2003年春节包机的提升,是两岸交流中的一大进步,并将为今后两岸直航留下成功的范例。

  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许多大陆台商都要返台与家人团聚;岛内民众也越来越多地选择在节日里外出旅游,许多大陆台商的亲属到大陆团聚过节,越来越多的台湾工商界人士、专业经理人、学生、一般民众基于商务、求学、旅游等目的,日益频繁地往返于两岸之间。当前,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即将来临,广大台商更迫切希望有便捷的返乡过年和接家眷到大陆欢聚团圆的路线。

  2003年,大陆民航方面以积极务实的态度,采取特事特办,个案处理的做法,简化手续,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高效率完成台湾岛内6家航空公司16架次包机申请的审批和各项技术、业务准备工作,促成了台商春节包机。但由于台湾当局种种不合理的限制,这次春节台商包机只能是“单向”、“单飞”、经停港澳的“曲航”,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直航。台商反映甚至比乘坐现有定期航班还麻烦,旣不省时也不省钱,岛内6家航空公司的平均载客率不到60%,既未降低经营成本,也没有提高运营效率。

  2004年初,由于台湾当局有关部门仍然坚持台商春节包机必须“经停第三地”,并将海协与海基会恢复商谈作为两岸“对飞”的前提,用政治干扰春节包机安排,致使广大台商春节包机返乡的希望变成失望。

  有关2005年春节包机的两岸商谈,实际上循双线展开,国民党的参访团起的是“推动”作用,就包机的航点与飞行途径与大陆民航总局确立一个方案框架。此外,方案的具体落实则采用委托办法交由两岸民间业者磋商。目前台湾“陆委会”已授权委托台北航空商业运输同业公会负责同大陆协商。

  11日,中国民航协会常务理事、海峡两岸航空运输交流委员会副理事长浦照洲正式去函台北市航空运输业同业公会理事长乐大信,邀请其就包机具体技术和细节进行沟通,现在只待台方答复。问题是台湾当局是否承认国民党人士在京的协商结果,并以此作为具体协商的基础。

  另外,还会不会像过去那样,以“公权力”和安全等问题作为借口,使包机技术磋商横生枝节和复杂化,那将是这次直航包机最后能否实现的关键。目前在民进党内,反对的噪音仍多,但“陆委会”则曾表示“乐观其成”。我们希望台湾当局能体察民意,作出明智的决定。

  随着今年两岸春节包机露出曙光,岛内航空业者表达出积极的态度,各家航空公司均表示,这次春节包机等于是在为未来的两岸直航作一次热身。在京参与商谈的岛内六家航空公司一致表示“绝不缺席”;多家航空公司对于飞哪些航线、谁抢飞第一班已积极准备。华航更指出,北京、上海、广州三个航点,华航都不排除去飞,但若以优先级来看,北京绝对是首选,因为具有象征意义。

  事实上,岛内航空业界早已为两岸直航做好充分准备。华航、长荣、复兴、远东等公司都已先后在大陆设立办事机构。虽然两岸直航至今仍未实现,但直航却是台湾航空业界走出低迷的“强心剂”,它不但会给岛内业界带来无限的商机,还会对台湾整体经济起到提升的作用。

  作为台商春节包机的积极推动者,台湾中国台商协会理事长章孝严表示,春节包机的成功运行,消除了台湾民众“尊严、安全、对等”的顾虑,为下一步的两岸直航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岛内一些工商团体头面人物也纷纷希望今年的春节包机能够在2003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让广大台商及其家属能在春节期间更加方便、快捷地往来于两岸。同时更期待将春节包机这种个案形式发展成为一种常态,并进而将两岸民众最重视的清明节和中秋节纳入其中,为最终实现两岸直航做好准备。

  事实上,春节包机只是适应特殊时期的一种特殊需要,作为个案处理,只能解决一部分人的一时之需,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两岸民众的实际需求,与人们期盼中的直航相去甚远,只有真正的直航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两岸间的实际问题。

  来源:《澳门日报》1月12日社论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