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人口是城市里的“麻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03:23 山西日报 | ||||||||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城市生活,却不是城市的主人。有的打小工,有的推着板车沿街卖菜,卖水果,他们就像冬天里的麻雀一样,在这座城市里艰难地觅食。 1月5日小寒这天,朔州市市区又下起了雪。在沸沸扬扬的大雪中,记者来到了他们中间。在振华西街和二级路交界处的北邢家河村,这里许多人家的屋檐下都有来这座城市打闹生活的外乡人。
韩六,宁武人,34岁,黝黑,壮实。老婆和孩子也跟来了。他靠着一辆农用车生活。夏天给菜市场拉菜,往工地上拉沙、石子,冬天,从老家煤窑上拉来炭卖。一车炭能挣60来块。他说,一天能拉一车,一年也就有冬天这两三个月。返回屋里,抽起了闷烟。现在,他最怕的就是车坏。车一有毛病,几天的辛苦钱就没了。他说,挣钱是难,可出来总比在老家强。他想趁现在孩子还小,艰苦上几年,能在这座城市里有间自己的房子。 同龄人小杨,当初是一人进了城,今年刚娶回媳妇。1999年,他离开了没水没电的老家平鲁黑师家村,进了城。他身材瘦小,靠着自己的高中文化,写稿子挣稿费养活自己。几年来,他在省市一些报刊上发表了大量作品。在他的家里最显眼的就是一摞摞报纸和成堆的书了。他是左邻右舍眼里的文化人。大家有事常来找他商量帮忙。他说,现在好多问题涉及到很多法律方面的知识,想帮大伙的忙,有时却有心无力。于是,他参加了法律专业的自学考试,就剩下3门了,明年就可以拿到专科毕业证书。他说,这里给了他发展的机会。 村里没学校,是王扶枝一家进城的原因。她的两个孩子,一个读小学六年级,一个初二了。以前,两口子尽管进了城,还得不时回去伺候村里的庄稼。退耕还林后,村里剩下30来亩懒汉地。春季回去一趟播种,第二趟回去就是收秋了。她在家给别人哄孩子,一月180元。去年,家里买了辆电动三轮车,搞起客运出租。买车的钱还没挣回来呢。前段时间,就听说市里要取缔客运出租三轮车,他们一家麻烦了好几天。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他们中有的已经来了多年,有了自己的住房。挣钱难,是他们在采访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尽管城市里生活不易,但城市给了他们奋斗的机会。干着城里人不屑干的活,吃苦耐劳使他们成了城市里的“留鸟”,也支撑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梦想。 本报见习记者王利强 本报通讯员杨效禹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网络编辑:张星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