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珠江串起文化的辉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08:56 南方日报

  建设文化大省

  啸父

  “广州是个说不清楚的城市”,这个评语似乎到现在还是外省人士心中的情结。不可否认,城市形象的特色未明,的确是广州的一个缺憾而难以抹去。北京当初没有采纳梁思成
的方案:保留古城墙,将它们建成绵延几十里的空中花园作为人民公园。城墙拆得太干净,这个巨大损失早成了老北京深深的遗憾。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说到底是一个文化问题,如何建立和凸显出自身的形象特色,实在是一大难题。

  广州要建立新的城市中轴,想树立自身的鲜明形象,这是值得肯定的。南越王宫署从南越国到清代乃至现代,仍是广州政治中心或城市中心,它面前的中山路(各朝代应有不同的名称)应该已历两千余个寒暑,可谓中轴一立千秋万代。广州城市中轴应好好谋划出文化韵味。我想可以在广泛征集市民包括文化方面各类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多加斟酌。

  首先可能要考虑,城市是否只能有一个中轴?特别是在世界城市扩张,特大都市林立而且规划多样化,强调文化多元性的潮流中,卫星城市,分区构建理念和历史文化保护盛行的现代,按照主要历史和文化时代进行城市的分区经营,是值得重视的。广州已有“南拓轴”的设想,并且明确广州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城市双重中心这样一个职能,即在广州老城外的沙湾水道周边建一个广州新城。这是符合现代城市规划和文化建设潮流的。

  暂且撇开南拓的广州新城,单说广州老城。以南越王宫署为中心,中山路与北京路十字路口表征的历史文化名城特色,这一古代文化中轴不可因现代中轴的树立而受到忽视和冷遇。上下九路和人民路十字交叉,并以长堤、沙面、十三行为标志的西关区块,则代表着近代广州的开放、商业化和市民化的文化,自然有近代文化的中轴存在。从分区构建和历史文化保护理念看,古代中轴和近代中轴不能取消,反而要大力突出。现在设想的新城市中轴,从中天广场向南伸展,经珠江新城然后穿越珠江这一线,是否可视为广州的现代中轴?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存在,即存在三个组团并各有轴心:以南越王宫署为中心的古文化板块,以长堤为标志的近代文化板块,和以中天广场为标志向南伸展的现代文化板块,将它们串联起来的是母亲河珠江。上海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上海人巧妙地以浦江两岸的对照将近代的辉煌和现代的发达结合起来。两岸各有中轴,但由浦江统一了起来。浦江两岸成为到上海的游客必访之地,人流最密集。游客带着东方大都会的印象离去,上海怎会说不清楚?

  珠江比起浦江来可能具有更多的优势。以珠江串起珠三角9+2经济区,真是一个大胆、浪漫而又具有现实性的理念。这理念当仁不让地由广东人提出,使人深感珠江乃上苍对广东的恩赐。它使珠江的优势异常突出,应该格外珍惜,沿江做足文化创造的大文章。

  广州发展史已经充分表明前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沿珠水东流的足迹,古文化板块居中,是最先发展起来的。然后再展开两翼。西侧于近代开发了西关文化板块;现代则向东挺进,而有天河现代文化区的崛起。这已构成了一条文化长廊,留给我们许多未做的,可以充分发挥的空间。比如,体现近代辉煌的长堤和沿江路一带,是否应该突出广东重商文化和近代惟一的通商口岸的气派繁荣,创造现代从商的好环境。现在车流过密,高架桥(路)太多,遮天蔽日,滞留过多废气,使一些地段商业环境相当恶劣,行人和顾客望而却步,曾经创造连年雄踞全国销售额第一这样辉煌业绩的南方大厦黯然停业,使怀旧的老广州深感悲哀。振兴十三行、长堤和西关为主的近代文化区,需要抓住它的文化精髓,即开放的、重商的精神,并且建一些显著的标志。南越王宫署原本紧贴珠江,现在江岸南移使其未得彰显。如果以北京路和文德路为主轴建一条南越文化走廊直达江边,用海珠石和天字码头作为标志进行引导,与中山路形成丁字中轴,历史文化的韵味就可能更加突出和深化。而顺珠水东游,该让到广州的客人领略天河中轴表现的现代气派了,这需要珠江新城更新颖的文化创造。

  这已初步构成了珠江文化长廊的西段,随着城市的东扩,将展开更新的更有魅力的创造。西段向东延伸,可建成“珠江长廊左岸”和“珠江长廊右岸”两条林荫大道,并以“泛珠三角”理念为轴心,结合卫星城和绿色城市的建设,通过再度崛起的珠江航运、地铁和高速路,串珠式地崛起以9+2各省市命名的卫星城,如香港城、海南城等等。在这里,合作伙伴们有了自己的“地盘”,尽情展示自己多姿多彩的文化,于其中以自己的城市和特色文化品种、名人伟人来命名街道和公园,比如南宁绿城在南粤生态环境中就大可发挥。以此为基地,各省、区、城开展相互间的商贸以及全面合作会更加顺畅。这条长廊不仅提供一个经济的广阔用武之地,而且成为巨大的文化舞台,展现泛珠三角区所汇聚的全国最多的民族文化,建立各种以民族文化村命名的公园和场所。再深一步挖掘,广州在世界上的友好城市也可以汇聚到这条长廊中,展现四大洋的多元文化。这可能比起上海以全国各地命名街道更显宏大气派,表现广东人博大的开放胸襟。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就应该有海纳百川的气度,这是我们先人的重要遗产啊!这遗产将激励和伴随我们不断展开珠江的辉煌篇章。

  作者系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