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多件百年服饰一次看尽 展示服饰演变过程(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09:40 金羊网-新快报
  200多件“百家服”展示服饰演变过程

  新快报讯 (记者 陈琦钿 通讯员 邓玉梅实习生陈沣)清代女装的衣袖有一尺多宽?宫廷内使用的花边可与当代高科技纺织品媲美?清末民初的广州人爱穿什么样的服装?这一系列让现代都市人非常好奇的问题,可在广州博物馆举办的《百家服———百年服饰选粹》展览中找到答案,该展将从本月15日起一直延续到2月20日。

  本次展览精选了广州博物馆馆藏的两百多件(套)清代以来的服装和配饰,结合岭南历史风貌,分为“清朝官服”、“清宫用服饰配件”、“一般男女服饰”、“婚嫁服饰”、“少数民族服饰”和“水上疍民服饰”等多个方面。这些上至官宦权贵,下至平民百姓的服饰,真实反映了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习俗、文化心态和审美情趣变化过程。

  清朝汉族女装变化明显

  据介绍,清王朝建立了完备的冠服制度,朝官百姓、男女老少的四时衣裳、鞋帽佩饰均明文规定等级,泾渭分明。

  在康熙、雍正时期,汉族妇女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宽达一尺多,再加云肩,花样繁多。此次展品中有一件蓝色大襟衫,其长近1米,肩宽58厘米,腰宽62厘米,下摆85厘米,就算是超肥胖的妇女穿起来也绰绰有余。专家称,这件大襟衣宽阔的造型充分显示了清代女性上衣由窄身窄袖发展到阔身阔袖的极致过程。而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时尚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多至十几道。

  “花绦”原来是广东贡品

  展品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故宫博物院调拨给广州博物馆的一批清代广东进贡的花绦。花绦是用丝线或珠子编织成的花边或扁平的带子,专用于装饰衣物。据悉,广东刺绣和绸缎是清代广东贡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宫御用服饰就经常选用广绣、广缎作为布料或服装饰件。

  本次展出的清宫御用花绦保存得相当完好,很多竟然亮丽如新,从中可见清宫用品的奢侈华美。

  旗袍由宫廷妇女专利变民间时尚

  清朝建立后,满族妇女的“旗装”就成为宫廷和王室妇女的“专用服装”,“旗装”其实就是“旗袍”。到了“民国十年”,“旗袍”在民间逐渐流行起来,“民国二十年”后,旗袍盛行一时,取代了“上衣下裙”的女装款式。

  在这次展览中,市民可亲眼见识旗袍演变的全过程———“清代旗女之袍”、“民国时期的新旗袍”和“当代时装旗袍”。记者于这场旗袍“满汉全席”中发现,上世纪30年代可谓是旗袍突变的一个里程碑,这个时期以后的旗袍已成为中西合璧的产物,除了吸收传统的直身平面裁剪技法,还大量引进西方的裁剪、装饰工艺,如有装袖、装垫肩、拉链等,无论是长短、宽窄、色泽、织绣还是衣襟的开法,领的高低及形式,衣摆的式样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官服上的“补子”判断文武官

  在展品中记者看到一块40-50厘米长宽的黑底现金织绣,织绣的主体图案是一只栩栩如生的锦鸡,其周围由5只蝙蝠环绕着。这精美的织布是干嘛用的?是坐垫吗?

  专家解释道:“这叫‘补子’,是官服上显示官职品级的图案织物”。原来,清代虽然废除了明代的服饰,但在不少方面还是沿用前代的形制,其中显著的要属明代官服上的“补子”。“补子”织绣上不同的纹样,再缝缀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补子”纹样用禽鸟,武官用走兽,各分九等。按照这个等级判断,本次展出的“补子”主人很明显就是一位二品文官。
200多件百年服饰一次看尽展示服饰演变过程(组图)
图:清宫廷服饰之“花绦”。

200多件百年服饰一次看尽展示服饰演变过程(组图)
图:清朝二品文官的“补子”。

200多件百年服饰一次看尽展示服饰演变过程(组图)
图:乾隆以后,民间汉族妇女时尚的大襟衫。

  (金陵/编制)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