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2005年春运专题 > 正文

关注我国春运现状:铁路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14:14 国际先驱导报

  对于每年数以亿计需要乘火车往返、回家过年的人来说,春运几乎和吃饺子、穿新衣一样,成了春节的一个象征。只是这个象征总是和焦虑、无奈等连在一起,让人不是那么快乐;一票难求、超载隐患、票价上浮等等也让铁路部门饱受诟病。不过,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人员大规模的迁徙、流动,与铁路相对滞后发展速度之间的矛盾,不是三五年就能解决的,专家都认为,怎么也得十年

  这,就是“春运”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皓雯报道 “春运的那几天,硬座车厢几乎超员100%。列车员根本回不了休息室,只能在卫生间呆着,因为从车厢的一边挤回到另外一边,要花上一个小时的时间。”周强(化名)曾经在北京到汉口的慢车上做过列车员,提起春运,他的一个直接反应就是:“人太多了,春节前回家的和春节后返回北京的农名工有的上不来车,就吊在车门上,用扫帚打都打不下来。”

  据铁路部门预测,今年1月25日到3月5日是春运,预计全路发送旅客将达到1.45亿人次,同比增长3.5%。

  一票难求

  “从北京到江苏淮阴的长途汽车,春运的时候基本都超员。卧铺之间的走道,都铺上海绵垫子,(车厢里)塞满了人,有的时候几乎是人摞着人。有铺位的人去卫生间,几乎就是从人头上踩过去。”

  每年春运,家在淮阴、在北京读研究生的张勤(化名)都是乘坐这样的车回家。本来她可以在学校订火车票,但是由于假期在北京实习,通常定不下来确切的回家时间。等到确定下来时间,基本就无法买到火车票,只能坐长途汽车回家。

  由于张勤坐汽车回家的线路上农民工比较多,额定43人的车,几乎要多出近一倍的人。车上是浓浓的“臭脚”味。而车主为了躲避检查,在一些路段常常避开高速路。在小路上,张勤经常能够看到北京发往南京、扬州等地的长途汽车因为同样的原因行驶在小路上。张勤说,她也知道铁路安全一些,但是车票过于难买让她通常都选择公路。

  在北京一家制作公司作电视编导的王楚帆每年也为春节回家的车票发愁,他回东北乘坐的火车上基本没什么民工,但是,同样是一票难求。前年,他没有买到票,只好买站台票上车,然后补卧铺票。补票的人不亚于在车站排队买票的人。在拥挤的人群缝隙中,王楚帆看到满脸焦虑的列车长面前放着一个笔记本,上面记着长长一串名字,都是没有买到票,通过各种关系找到车长,要求补卧铺票的人。由于没票的人太多,王楚帆最终是花了卧铺的价钱,坐在卧铺车厢的边座上,坐了二十几个小时。

  去年,他吸取教训,就托了在车站有熟人的朋友帮忙。结果在农历正月二十七那天才得到消息:实在太紧张,票已经没有了。眼看着回东北探亲的人已经一天比一天多,买后几天的票已经无望,而长途汽车的票也已经售完。无奈的王楚帆乘坐票价高于平时两倍的“黑”长途汽车,一路上提心吊胆着安全问题。

  实际上,北京像王楚帆这样为车票发愁的外来打工人员不在少数,一些网站的票务论坛上,平均几分钟就有人发一条求购2月X日北京至XX地车票的信息。

  铁路限制超载人数

  “每年都是,就这几天人多。列车超载率能达到50%。”哈尔滨铁路局佳木斯铁路分局客运段北京车队第四青年班组列车长王伟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该班组另一位车长于勇介绍,这个超载率还是经过控制以后才达到的。由于铁路严格控制超载率,在首发站如果人多的话,他们会提早和下面几站联系,下面几站就不卖这趟车的票。

  铁路以这种方式保证安全,而那些无法买到票,乘不上火车的人,只能另外谋求回家的办法。

  “原来春运的时候人也多,但是感觉没这么多。好像是近四年才开始突然开始增多。”于勇说,“原来除夕、大年初一那几天车上就没什么人了。这几年外出旅游的人多了,除夕那几天人一样的多,而且一年比一年多。”

  佳木斯铁路分局客运分处副处长王淑玲介绍,佳木斯是人口200多万的城市,平时日均旅客2000多,春运时日均达到5000多,高峰时超过6000,比平时多出2-3倍。

  而春运期间,全国铁路日均旅客运送量将达到363万人次,同比增加12万人次。也就是说,中国每天将有300多万人为1月25日到3月5日期间出行的车票奔波。这个规模相当于或者高于一个中国中等城市的人口总量。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聚焦2005年春运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