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三个新”来总结青海省2004年各项工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14:43 新华网

  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01月13日电 刚刚过去的2004年,在青海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用“三个新”来总结2004年全省各项工作:“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社会进步再上新层次,人民生活再上新水平”。也可以用“三个最”来回顾2004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快的一年,是各族人民得实惠最多的一年,是体制和机制创新力度最大的一年”。

  岁末年初,当我们静下心来,盘点2004,一个个亮点闪耀眼前,一个个精彩纷至沓
来,一个个喜讯迎面而至:

  据已公布的统计,在连续三年实现GDP12%增长的情况下,2004年全省又保持了这样的快速增长势头。经济整体运行水平提高,效益增长显著,发展势头良好。

  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这意味着我们已经有了一个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基础,这也标志着我省消费结构开始转变和升级:从保障到享受,从寻求温饱到重视住行,从生活必需到寻求发展。

  对全省350多万农牧民来说,2004年无疑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一系列惠农政策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他们的心田。2004年是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支持力度最大、措施最多、成效最显著的一年,全省共筹集资金22.85亿元,在通电、通话、道路、水利、扶贫及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为农牧民办了10件实事。为了能使出门挣钱的广大农牧民都有一技之长,全省各地投资1000万元用于农牧民劳动技能培训。由于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市场俏,农牧民收入再攀新高,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在全省经济运行中表现突出的工业,2004年继续高奏凯歌。全省工业系统正确把握和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运行抓速度、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招商抓环境”的工作思路,克服了铁路运输、电力供应紧张等方面的困难,化解了部分原材料市场和工业产品价格波动起伏较大等不利因素,工业经济继续保持了平衡快速运行态势,工业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均创历史新高。2004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3年的31%提高到35%,工业利润突破35亿元,在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

  9月26日,公伯峡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标志着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

  11月26日,通天大道出河湟,全长220多公里的丹拉国道兰州至西宁高速公路全线贯通。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1700多户牧民告别游牧生活,喜气洋洋地陆续搬入城镇移民社区,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扫盲工作获国际扫盲奖世宗国王奖。

  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覆盖面扩大,农牧民参合率达到85%,同时还成功承办了第六届国际高原医学大会。

  ……

  这么多精彩和喜讯折射出的信息是,在西部大开发的轨道上,青海,这一时代列车正在风驰电掣;在驶向新征程的航线上,青海,这艘巨轮正加大马力破浪前行。

  喜悦写在我们的脸上,幸福绽放在我们的心头。这些喜悦和幸福源自政策、源自改革、源自发展。

  人们还记得在2004年初召开的国务院西部开发工作会上,曾培炎副总理的声音黄钟大吕般回响: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绝不会动摇,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力度绝不会减弱,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绝不会放慢。而后,中央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时度势、总揽全局、适时适度地提出了宏观调控决策,这一切都为我们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春风再次鼓荡在高原儿女的心头。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决策。2004年6月,省委十届四次全委会召开,会议全面回顾总结了我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四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对全省进一步实施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了全面部署。会议号召全省广大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才观、政绩观、群众观,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投资环境建设,切实加大“三农”工作、特色经济、改革开放、社会事业和人才开发力度。11月,省委十届五次全委会又指出,要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同国际社会交往的能力。

  决策转化为行动才有意义。可以说,2004年的精彩是广大干部群众用智慧和汗水写就的。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施政理念和实际工作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更加注重转变政府职能、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情系群众、身躬亲为的背后,凸显的是共产党人为民谋利的襟怀。“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已经成为广大干部实实在在的行动。

  盘点以往,是为了见证历史;回眸以往,更是为了期待未来。

  送走2004,迎来2005。今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政策成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为“十一五”计划开好头、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新的使命。适逢一年一度的“两会”即将召开,肩负重任的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又将齐聚一堂,共商今年青海发展大计。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信心倍增、豪情满怀。

  我们的豪情壮志来自我们面临的机遇。今年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向中西部倾斜,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吸引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有利于我们争取项目、扩大投资,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尽管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总体上还是机遇大于挑战。面对机遇,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只争朝夕”的急迫,鼓荡着“舍我其谁”的豪迈,功成不必在我,但求不负历史、不失机遇。

  我们的豪情壮志来自我们对新形势的深刻把握。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扎扎实实打基础,突出重点抓生态,调整结构创特色,依靠科技增效益,改革开放促发展,富民强省奔小康”的总体思路和科教兴青、基础优先、开放带动、重点开发、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紧紧围绕“两大历史任务”,努力实现“三个保持和发展”,这是我们的目标,更是我们的使命。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我们的目标更加明确,我们的步伐也将更加坚定。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