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武汉,需要大跨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4日09:34 汉网

  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创7年之最!刚刚过去的一年,一串串激动人心的数字,在武汉城市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1日,市长李宪生在人代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力争武汉经济发展实现质的跨越。

  大跨越,这是830万武汉人盼望已久也是正在创造的奇迹。实现大跨越,市委、市政府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上作出部署:大力发展规模经济,打造经济“航空母舰”。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探寻武汉大发展的现实路径。“两会”代表、委员们热烈议论“规模经济兴武汉”这一共同关心的话题。

  “经济航母”演绎城市兴衰

  翻看武汉2004年“成绩单”,我市一些重点企业正在高速裂变:武钢实现销售收入380亿元,利税突破100亿元;武石化原油加工量猛增100多万吨,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武烟卷烟产量、销量首次突破百万箱,实现利税40多亿元……

  武汉经济发展,重点企业支撑明显: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7.4%,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85.9%。

  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已成为武汉迅速崛起的现实选择。当着市委书记陈训秋的面,委员焦跃华激动地说,当今城市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大产业和大企业的竞争,谁拥有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大产业,谁就能掌握经济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历史上武汉规模经济曾叫响全国。后因种种原因,城市经济实力排名不断后移。武汉人在“失重”的感觉中徘徊,青岛、宁波、杭州、南京等东部沿海城市却迅猛发展。青岛市去年GDP突破2100亿元,“十五”计划的经济总量目标更是提前一年实现。

  “武汉与这些先进城市比,差就差在大产业、大企业少上。”代表王明先说,青岛有海尔、海信等5朵“金花”开遍全国、走向国际。杭州、南京在2003年时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大企业就分别达6家和4家,而我市至去年底仅2家。

  委员钟淑玉说,湖北烟草业通过整合实现拉杆式增长,已让我们尝到发展规模经济的甜头。这充分说明,只要真心实意地抓住大企业干,武汉就会有大发展。

  代表谭从新、委员茅永红说,武汉要在短时间内追赶上东部沿海城市、走在中西部城市前列,必须加“大砝码”。只有尽快打造百亿元的产业、企业和园区,形成“经济航母”,才能在竞争中崛起。

  奇迹,靠我们自己创造

  “航母”怎么造?快速发展的资源在哪里?代表、委员们讨论、思考、再讨论,言语交锋中理清思绪。

  代表唐良智说,目前武汉有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省委、省政府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大机遇,武汉要抓住机遇,实现由多个行业向同一区域集中,促使技术交流、信息传递更加快捷,打造区域规模经济优势。

  对于发挥全省资源优势,发展规模经济,委员江涤清有自己的想法。他举例说,如果以葛化为龙头大力发展盐化工产业,不仅将把葛化做大做强,而且还能带动上游盐、卤水资源丰富的云梦、应城、潜江,下游塑料、建材加工为主的鄂州、黄石、黄冈等市州的发展,这个产业链一旦形成,销售收入过百亿应该没有问题。

  代表张开芬提出,中央在汉企业政策、技术、人才等各方面资源优势明显,不应成为“遗忘的角落”,要充分加以利用扶持,让其为武汉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武汉工业虽重,但缺大少强。纪贵东代表认为,发展规模经济,就是要把最有可能快速发展的重点企业搞上去。去年底,市委、市政府对我市未来两年内能实现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进行了分析:在现有武钢、石化的基础上,神龙、武烟、东风本田、NEC、凯迪、冠捷等可能进入百亿元企业行列。

  狂风暴雨洗礼后的“武”字头企业,现在仍是我市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袁厚安代表、高万振委员谈起此,说起有趣的“冰棍理论”:一根冰棍捏在手里,自己不吃,也不给别人吃,开始是一滴一滴地往下掉,最后化为一摊水。他建议,大刀阔斧推进“武”字头国企改革改制,寻求战略合作,投入巨资技改,重塑武汉装备制造业国家级地位。

  王冬生代表、程军委员认为,在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同时,要围绕“住、购、学、游”着力培育和发展百亿元产业和企业。目前武汉房地产商普遍规模偏小,要加快整合,鼓励走出去发展,力争有一批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要以武商、中百、中商、汉商等重点企业为依托,营建商业“航母”。

  孙文委员有个设想,他说,我市民企多集中在服装、餐饮、激光制造行业,如果他们能互相参股,集中现有人力和资源,共同扶持优势品牌,走联合发展之路,从而产生“井喷”效应,必能迅速壮大武汉民营经济。

  同时,要把目光向外,引进世界500强等国际大公司、大财团。代表王绍志提醒,引进大项目,一定要将大公司研发中心和知识产权一并引进,这样生命力才会强。

  大发展要有大环境大配套

  “发展规模经济,当务之急是要提高服务大企业的本领。”陈文锋代表认为。罗长刚代表有同感。他说,武昌区正在将中南路商务街打造为公司总部区,区委、区政府将不遗余力,突破体制性障碍,有效整合区域资源,促进辖区企业发展壮大。同时,为企业出行修好道路,为企业招商引资提供优惠的配套政策等等,帮扶企业冲上百亿元的规模。

  武汉有些产业和企业为什么形不成规模?委员焦跃华分析,深层次原因是我们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从文化层面上说,是亲商不够。因此,要大力改造武汉文化。近两年来,市委提出“企业优先”方针,市领导带头联系重点企业,派出大批机关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目前,全市上下服务企业“亲商重商兴商”氛围正在形成。

  有了大企业,还需要大配套。委员段海波认为,过百亿元的大企业就好似“一轮明月”,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就像“满天繁星”,相映成趣才是一道最为壮观的美景。他建议,武汉要成立中小企业发展局,出台办法进一步加快民营企业发展,让武汉涌现出“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群。

  大发展要有大金融。何新民、全永革代表、肖文华委员建议,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汉口历史上就是华中的金融中心,要大力引进外资银行,发展民营银行,打造“金融谷”,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在830万江城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奇迹一定会出现。(记者雷祖兵 邓年武)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