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线两厢”不意味着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4日09:51 河北日报

  “一线两厢”已成为今年“两会”的焦点之一。季允石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河北省“一线两厢”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意见》,精心组织实施“一线两厢”战略。这无疑是令人鼓舞的。不过,在会上会下的议论中,笔者发现,尽管大多数代表、委员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这一重大战略,但有的也的确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误读战略是执行战略的最大障碍。在“一线两厢”即将全面实施的今天,走出认识误区显得尤为紧迫。

  “一线两厢”不意味着厚此薄彼,偏重一些地区,忽视和轻视另一些地区

  笔者注意到两种情绪:有的因为被划到了“一线”而沾沾自喜,有的则因为被划到了“两厢”而感到失落。有人担心,被划到“两厢”后,成了“二类”地区,省里的关注就会减少。无论沾沾自喜还是悲观失落,都暴露出了认识上的偏差。

  “一线两厢”战略是根据客观现状和经济发展规律作出的科学判断,绝不是一种出于主观意愿的表达。谁划到“一线”,谁划到“两厢”,不因为谁亲谁疏,谁远谁近,而是根据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区位优势等客观因素决定的。处于一线的五市,有条件、有能力、更有责任发展得更快一些,从而可以带动全省小康建设进程。

  划到“两厢”的也没必要失落。在实施这一战略的过程中,“两厢”地区得到的关注不仅不会减少,反倒会更多。因为此前我省实施的主要发展战略,对区域间的统筹和协调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比如,两环开放带动战略的实施,直接受益的是环京津、环渤海的地区,其他地区则很难涉及。而“一线两厢”,将全省每一个市都纳入进来,统筹兼顾,分类指导。“一线”加速,“两厢”腾飞,各地都将在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中得到实惠。可见,无论是沾沾自喜还是黯自神伤都大可不必。

  “一线两厢”不意味着人为地规定各地发展快慢,“两厢”不一定就要比“一线”发展慢

  有人认为,进入“一线”就进入了领先的保险箱,处在“两厢”,就只能被动地跟在“一线”后面跑。

  这样的论调未免偏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的发展,不是谁可以主观地规定出来的,也不会有人去做那样的规定。让强者更强,让弱者变强,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家的潜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能快则快,能多快就多快,才是“一线两厢”的本意所在。

  处在“两厢”,就只能被动地跟在别人后面吗?未必。“一线”拥有比“两厢”有利的区位优势、产业结构、经济基础,目前是走在前面。但“两厢”也有“两厢”的潜力。比如邯郸市地处冀晋鲁豫四省交界,有条件成为中原地区商贸物流中心,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张家口如果发挥好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优势,确立其在京冀内蒙古都市圈的现代物流枢纽地位,经济腾飞也大有希望。况且,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由内外两种因素决定的,既受客观因素影响,也要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谁的精神状态更好、谁的战略更科学、谁更善于把握机遇,谁就能赢得主动。因此,划到“两厢”的地区,如果奋发图强,抓住了机遇,超越“一线”的某些地区并非没有可能。而划到“一线”的地区,如果一味躺在优势上睡大觉,恐怕迟早要上演“龟兔赛跑”的悲剧。

  实施“一线两厢”战略,一次全新的机遇平等地摆在各地面前。谁对机遇多一些准备,机遇就会对谁多一些垂青。

  “一线两厢”不意味着要搞一平二调,发展慢的地方别指望“吃大户”,不能等靠要,发展快的地方也不要担心会有什么额外的负担

  会上听到两句议论,一句来自“两厢”:我们不处在发展的一线了,退出了发展“主阵地”,担子轻多了,只要搞好稳定、不出事,等一线地区发展起来了,自然会来帮我们。另一句来自“一线”:省里将我们定为“一线”地区,我们很高兴,但将来是不是省里也要下什么指标呢,比如扶贫之类。

  两句议论,暴露了同一个认识误区。“一线两厢”的确提到了“一线”对“两厢”的带动,提到了先富帮后富,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搞一平二调。“一线”不要怕额外的负担,“两厢”也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一线”对“两厢”的带动,不会是行政命令式的扶持,而是在市场规律作用下实现双赢。“一线”和“两厢”可以在生产要素上互通有无,也可以进行产业上的协作。但无论怎样协作,都将是一种市场选择。消极等待,坐而观望,等不来“馅饼”,只能错失良机。市场竞争从来不欣赏乞怜和同情,明智的选择只有一条,那就是奋起直追、发展自己。李忠志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