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拓宽进城入厂路 代表委员谈农村劳动力转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4日09:52 河北日报

  主持人语: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既是农民增收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又是迈向工业化、城镇化,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根本措施。目前,我省农村约有1000万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渠道少、障碍多、速度慢,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如何使农民进城入厂的路子更宽阔、更平坦?这一既现实又迫切的问题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议论的焦点话题之一。

  拓展两大渠道,让更多农民进城入厂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富余的劳动力究竟应转到哪里去、如何实现转移呢?对此,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依赖两大通道,一是扩大二、三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农村集体和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就地转移劳动力;二是组织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当务之急,是拓展这两大渠道,为农民“进城入厂”修筑坦途。

  临西县大刘庄乡党委书记曹连振代表建议,实现就地转移劳动力,必须依托当地优势企业,逐渐将其扩充为优势行业、优势产业。还要借助外力,招商引资,搞好项目建设,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还应该拉长农业生产链条,让农民在新兴部门就业。曹连振代表举例说,临西县依靠棉花优势产业,兴建了大型棉花交易市场,让棉农变“商农”,建立了77家棉花加工企业,让棉农变“工人”。这样,既规避了单纯种棉的市场风险,又增加了就业机会,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要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必须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和模式。”深州市委书记秦立普代表建议,政府应制定政策,拓宽民间资本的准入领域,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使其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容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如今面临诸多障碍。”就此,秦皇岛市政协副主席高国祥委员建议,必须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城市政府应切实把对进城农民工劳动保障、子女教育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要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要重点清理农民工子女入学借读费等问题,依法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各项权益。

  昌黎县县长张经华代表提出,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这一重要途径的同时,还应鼓励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国际市场转移。他说,该县近年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组建了跨国的劳务输出网络体系,收到了切实的效果。

  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农民就业竞争力

  “建设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根本途径。”省科协副主席刘秀华委员认为,必须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让他们有足够能力走出家门。

  刘秀华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应切实将农村劳动技能培训工作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培训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全社会应多形式、多渠道增加对农村劳动技能培训的投入,逐步建立多元化的社会培训体系。

  农村劳动技能培训工作涉及面广,参与部门多,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刘秀华委员认为,必须整合资源,统筹安排,为农村劳动技能培训搭建平台。各级教育部门的职业学校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各级农业部门的农业广播学校、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等,都应是农村劳动技能培训的平台。要树立大培训观念,联合办学,资源共享。通过增挂校牌、一校多用、日校加夜校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结合基层工作的实践,曹连振代表建议,目前必须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管理,形成以乡镇为主体,县(市、区)为重点的全方位培训体系。还应根据农民的特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合理布局培训网络,经常举办包括家政服务、餐饮、保健、建筑、制造等在内的各种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班,开展有目的、效果显著的强化培训。

  曹连振代表还提出,职业技能培训应该得到财政部门的支持,要保证农民经济上承担得起,不能让技能培训成为农民新的负担。同时,搞培训和发证不能两张皮,这两者应该结合起来,接受培训的农民工达到了什么水平就发什么级别的证书,让他在市场中接受检验。

  推动规模经营,让“留守”农民尽快致富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向非农产业,过去按照人口分配的土地势必会有相当一部分闲置。当前,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县,已经出现人少地多的现象。

  对这种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的新问题,鹿泉市大河镇曲寨村党支部书记胡计辰代表建议,政府应该重视对土地规模经营工作的推动,在不违反国家土地政策的前提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土地向规模化方向发展。譬如,可以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在“双赢”或“多赢”的意愿中,将土地使用权以互换、出租、转包、委托代耕等方式实现流转,通过规模经营获取更多的利润。

  “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不仅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出现的新问题,保证正常的农业生产,而且还可以让‘留守’农民通过规模效益发家致富。”来自沧州的张振忠代表介绍,2004年,盐山县就曾出台《关于做好农村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若干规定》,从政策上解决土地经营权与规模种植的矛盾,为家庭农牧场必需的土地流转提供支持,使家庭农牧场通过承包地转包互换和承包荒地的方式解决土地来源。资金问题则大多通过自筹、引进、联合投资等方式解决。这种方式取得了良好成效。如今在盐山,以土地规模化经营为主的家庭农牧场已达102个。本报记者王玉亮赵红梅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