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百万善款专送3150户家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01:56 济南时报

  时报1月16日讯(记者赵治国见习记者王凯)本报“雪中送炭”爱心大行动正呈燎原之势,不仅有越来越多的爱心市民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而且政府部门也积极响应倡议,将这一爱心行动全面升级。今天,槐荫区宣布斥资百万元为辖区内3150多户特困家庭送温暖。

  筹资百万

  让特困家庭过好年

  本报自开展“雪中送炭”活动以来,低保家庭的境遇一直牵动着众市民的心,这一切也一直被中共槐荫区委书记朱玉臣关注着。

  今天下午,槐荫区委宣传部长李坚强告诉记者,1月15日,朱玉臣就帮助特困家庭过好年开了一个专题会议,明确提出在春节前筹措100万元专款,给辖区贫困户送补助款、送蜂窝煤、送米面粮油等物品,让居民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李坚强说,朱玉臣还特别提到本报开展的“雪中送炭”活动,认为这个活动搞得非常好,槐荫区决定从100万元中特别拨出38万元,专门用于给无钱取暖的特困户购买炉具、蜂窝煤。

  槐荫区民政局副局长王波说,槐荫区有4100多户低保家庭,其中3100多户属困难家庭。此次筹集的100万元救助资金将根据困难家庭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标准的救助。比如说,对有大病重病患者的家庭,将一次性给予1000元的救助;对一般的特困职工、低保家庭则给予300元至500元的救助。此外,对特别家庭还将以实物救助的形式,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

  要送的

  不仅是温暖

  今天,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槐荫区开展“联系群众年”活动的涵盖范围十分广泛。除了送炭、送年货等,特困居民的其他困难也要全部给予解决。

  槐荫区地处西部,有全市最大的棚户区,棚户区里缺少公共厕所,居民如厕难的问题一直很突出。在这次“联系群众年”的活动中,槐荫区责成环卫部门在棚户区建设公共厕所,解决居民如厕难的问题。

  据悉,对困难户中用不起电、用不上水、孩子上不起学的、家庭成员得了重病和大病无力承担的,都将根据情况进行解决和救助。

  王波说,之外,槐荫区还将开展“送岗位”、“送技术”,帮助有劳动能力但收入低的家庭脱贫致富。

  李坚强说,此次槐荫区开展“联系群众年”的活动,一方面是对本报“雪中送炭”倡议的积极响应,另一方面也是密切党群关系、体察民情的良好契机。这样的活动也不是“一阵风”,将形成一种制度,长期开展下去,有关党政干部将对口联系“一村一居一家庭”,主动对接重点贫困家庭,体验疾苦,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雪中送炭”

  情满泉城

  今天下午,槐荫区民政局、振兴街街道办事处为辖区5户特困家庭送去了必备的生活用品。记者采访中发现,这5户家庭的境遇令人同情。

  75岁的王秀英住在振兴街社区存车处旁边一间平房里,面积不过四五平方米,墙角有一个小蜂窝炉,炉旁的蜂窝煤已不多了。“要不是有领导关心,我这日子真过不下去。”看着王波和振兴街街道党工委书记满斌送来的慰问品,老人流下了泪水。

  丁字山社区是振兴街办事处辖区最困难的地方。丁字山东路87号的陈玉珍70多岁了,老伴80多岁,靠微薄的退休金、低保金生活,他们的儿子患精神疾病,生活难以自理;丁字山东路127号的胡兰美夫妇一个月只有200余元低保金,女儿上高二,经常学习到深夜,胡兰美白天不舍得点炉子取暖,只有女儿回家学习时才点上……

  振兴街街道党工委书记满斌说,振兴街像这样的特困家庭还有290户,办事处将对这些特困家庭全面走访慰问,一定让他们高兴地过个好年。

  本报自2004年12月24日开通呵护热线、2005年1月5日启动“雪中送炭”爱心大行动后,帮助特困低保家庭过暖冬的爱心倡议得到市民关注和参与。据统计,目前已有包括本报记者、编辑在内的106名爱心市民、近10家爱心单位前来捐款,认捐“雪中炭”金额达52010元,可为200余户特困家庭提供取暖用炭。

  此次槐荫区对本报活动的积极响应,使“雪中送炭”活动全面升级,越来越多的特困家庭得到政府、社会各界的关心和爱护。本报在此特别呼吁,希望有更多的政府部门行动起来,走进特困低保户家中,解决困难,帮民致富。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