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生活形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06:05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美丽“网”事,总有哀愁相伴

  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生活形态

  新华社记者邬焕庆吕诺

  多年以前,曾有一首名叫《生活》的朦胧诗让人记忆深刻,诗的内容只有一个字——“网”。

  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发布的《2004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中看到:中国大学生上网率为84%,北京高校师生上网率更是高达97.6%;56.4%的大学生以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大学生最喜好的文学是网络文学,业余生活首选上网,最有兴趣交往的人是网友……

  丢开课本忙上网,网上购物、网上学习、网上游戏、网上恋爱……越来越便捷的互联网已经与大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网络化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被贴上了所谓“虚拟一代”的标签。

  “网”事的美丽与哀愁

  缤纷的网络,给“象牙塔”中的大学生架起一座联系社会和外部世界的桥梁。大学生习惯于通过互联网便捷地获取资讯,鼠标轻轻一点,世界就在眼前。据调查,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以浏览新闻为第一选择的比例最高,占32.6%。

  “大学生们通过虚拟的网络拥有了比较宽广的国际视野,他们身处校园却能了解到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着的世界。”南开大学团委副书记王凤说。

  网络的融入,帮助大学校园里近2000万青年学生将关注点紧紧锁定社会前沿,让“科技”和“环保”成为当代大学生最关注的两大主题。同时,调查显示,大学生们评价人生最大幸福的主要标准,不是“有钱”、“有职有权”,而是“拥有一个温暖的家”、“事业有成”、“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网络主流健康思潮的积极影响。

  网络虽然精彩,但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令人忧心的哀愁。

  最近,上海发生了81名大学生因沉迷网络、无法完成学业而被退学的事件。北京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孙欲晓说,因迷恋网络而无心学习、学业不佳已形成恶性循环。据悉,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症”发病率高达15%,人数达244万,其中一部分就是大学生。

  更令人震惊的是,网络也正在成为大学生犯罪的诱因。

  “网络是把‘双刃剑’。”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说,“互联网给大学生学习和获得信息开辟了新渠道,为他们的交往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工具。但网络立法的滞后性、网络技术的欠完善性,给黄、赌、毒、邪等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的传播,以及不法分子不择手段引诱大学生痴迷网吧牟取暴利提供了可乘之机,致使少数大学生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天之“焦”子的心灵驿站

  “在现实世界里,我是焦虑的,学费、学习、就业压力重重,我是一个天之‘焦’子;而在网络的世界里,我是轻松而骄傲的,我可以寻求到作为‘天之骄子’的快乐和成就感。”

  2004年初,在一次网上讨论中,有位大学生网民发了这样一个帖子。而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9月,28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刚过70%。而2005年大学毕业生人数高达338万,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当今大学生受到的方方面面的压力,和10年前、20年前的‘先辈’们是完全不同的。高昂学费的显性压力、就业困难的心理压力以及社会上的种种诱惑,往往导致他们产生一种焦虑感。他们是自信独立却又重视评价、跟随时尚却又独特保守、富有理智却又冲动行事、不乏功利却又愿意付出、崇尚科技却又心怀忧虑的一个特殊群体。”中央党校研究室赵杰博士指出,“网络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大学生们暂时忘却压力和烦恼,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获得心理满足。”

  据一些大学教师反映,少数沉迷网络的学生关心社会却往往漠视身边的冷暖,尊重社会美德和公益却经常在校园里恣意放肆,热衷约会网友却对参与集体活动热情不高。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一名黄姓学生说,有时候我觉得现实的校园生活对于我们反而是“虚拟”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不多,偌大的校园对于我们的精神世界显得空荡。我们拿什么来满足自己的精神渴求?有谁来给我们解读青春焦虑和烦恼?有谁来缓解我们的成长压力?虚拟的网络,反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心灵驿站。我们喜欢在网上体会感动、爱情以及种种情感的慰藉。

  2000万人的精神家园

  “为什么有的大学生把自己虚拟化?我们应该自问:是否了解他们的处境与困惑、烦恼与快乐?当他们对人生、事业、亲情、友情、爱情、文化、国家、科学、读书、审美、生活方式等主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兴趣时,我们为他们做了什么?”赵杰说,“现在我们要认真思考,拿什么为这2000万人夯实精神家园,让他们每个人都回归现实生活的激流。”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分析指出,目前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出生在改革开放后,成长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以互联网和手机通信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手段蓬勃兴起的时期,并且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西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和光怪陆离的生活方式通过网络等途径展现在大学生眼前,而他们中一些人对错误、腐朽的东西缺乏辨别能力。个别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大学生‘离经叛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针对性不强。”赵杰说,“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按照中央16号文件的要求,充分体现与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和网络化社会相适应的时代特点。”

  一些学者提出,要让民族精神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丰富。詹万生说:“现在一些大学生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中国历史了解甚少,知道ABCD,却不懂诗词歌赋;知道XYZ,却不知道四书五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中西文化的碰撞、互补与融合。”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说:“大学生们需要一点浩然之气,有点底蕴。因此,我们应该为他们多提供一些有底蕴的书,多提供一些练‘底气’的精神产品。”

  网络化的生活很时尚,但2000万人的精神家园不能虚拟。2000万青年学子,应该在无数双手的支持和温暖下,踏着现实生活的节拍,高唱民族的、科学的、热血的青春之歌。(据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作者:新华社记者邬焕庆吕诺 编辑: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