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海啸灾区归来:一棵大树鼓舞人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09:44 环球时报 | ||||||||
1月12日早7时许,我与中国派往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灾区的第一批国际救援队队员乘坐国航包机回到北京,14天的海啸灾区采访经历在我的记者生涯中写下了重重一笔。 一棵大树鼓舞人心 去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地震和海啸,随着媒体上公布的死亡人数和波及国家越
两次参与灾区救援实地采访的经历,让我认识到,一支国际救援队的作用也许只是“杯水车薪”,而多支国际救援队赶往灾区就能够凝聚成巨大的力量。上次伊朗地震国际社会曾派出66支救援队,共计2000多人次。印度洋海啸发生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42支救援队赶赴灾区。国际救援队不仅参与当地的救助工作,更重要的是在灾区重建时鼓舞当地民众的士气,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不是在孤军奋战。 抵达灾区后,我们来到海边,一面是肆虐后平静下来的印度洋,一面是满目疮痍的灾区。所有的建筑物都被损毁,但我却看到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几乎完好无损地屹立海边,树下坐着一些灾民,这一幕给我心灵带来极大的震动。在人类突然遭受这样巨大的自然灾害时,这棵大树代表的顽强生命力给大家带来了生存下去的希望。 两次等飞机心境不同 12月30日晚5时30分,由7名中国地震局专家、16名医护人员、8名工程人员和4名记者组成的第一批救援队在装上随机带去的7吨救援物资后,由于迟迟得不到印尼棉兰机场准备好停机位的指令,只好焦急地坐在机舱内等待起飞,此时大家想的是早一刻到达灾区,就可以多挽救一个生命。到达棉兰机场后,又得知班达亚齐没有机位的消息,万般焦急中,我们在机场整整滞留了10个小时。经过救援队多方协调,等大家终于到达亚齐灾区时,离开北京已经40个小时。但我们几乎与联合国的第一批救援队同时达到亚齐灾区,是最早到达灾区的国际救援队之一。 1月11日,救援队奉命离开灾区回国时同样遇到了焦急等候的情景。我们原计划晚7时在机场迎接第二批来自国内的救援队,把灾区救援的一些情况和细节交待给将继续工作的战友。但包机直到晚11时才抵达。飞机落地后,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帮助第二批成员把随机带来的救援物资装上车。我与接替我工作的记者陈晨曦只有短短一刻钟的交接时间。在移交了一些采访设备和嘱咐他要注意的事项后,我把脚上穿的陪伴自己近两周的皮胶鞋也留给了他。在满地泥泞的灾区,不知留下了多少中国救援人员的脚印。时间紧迫,我还没来得及找出自己的皮鞋,就穿着袜子登上了回国的飞机。 最感人的故事 救援队在灾区展开救护工作的消息通过不同的媒体报回国内,很多人关心我们的心理能否承受现场的惨痛场景,能不能忍受扑鼻而来的味道,如何面对炎热潮湿的气候、疫情、交通不便和语言不通等困难。 我们的救援队队员都经过多年的心理训练,多数人和我一样也亲历过伊朗地震救援工作,对这样的场景还是有心理准备的。但这次海啸带来的横尸遍野还是令我和这些专业的救援人员都感到震惊。整个城市弥漫着死亡的味道,满眼是等待辨认和处理的尸体。我们在发臭的尸体旁验尸、拍照,带着三层口罩,依然可以闻到令人窒息的味道。有时大家吃饭,只离尸体一米多远。但为了恢复和保持体力,就要及时补充能量,此时大家心中只有一种“责任感”,就是多救护灾民。 在这两周的时间里,救援队平均每天接诊的数量超过800人,还参与对当地医疗机构人员的培训工作。离开班达亚齐时,当地一家曾接受我们救助和医护培训的医院院长和护士与我们合影留念,依依不舍地握着我们的手说:“你们真是太好了。帮助我们救了这么多人,还传授给我们救护知识。” 当地群众对来自中国的救援队也充满了感激之情,在整个救援行动中,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抵达亚齐40多个小时之后,由于最后才在棉兰机场装车的救援队自用食物还没有运来,大家的食品已经开始按份供给。负责运送300箱食品的印尼司机伊尔哈博原定在我们抵达灾区12个小时后赶到,但救援队与他的联络中断。就在大家担心局势乱,对这一车补给不抱什么希望的时候,40多岁的伊尔哈博驾车出现在我们面前,车上物资一件不少。他告诉我们,一路上车况非常不好,到达营地后又找了10多个小时才终于找到我们。伊尔哈博的一段话让救援队的所有队员感动,他说:“因为你们是来帮助我们的,无论如何,我要把这车食品送到你们手中,让你们安心工作,这是我应该做的。” 回到北京后,为了保证救援队成员的身体健康,我们到武警总医院某招待所进行3天的隔离与休整。13日,经过一天休整后,我和其他队员接受了全面身体检查。至于心理上的治疗,对于这支过硬的队伍来说,显得并不重要,反倒是我们心灵得到了净化,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 本报赴印尼特派记者 赵亚辉《环球时报》〔20050114 第5版〕 相关专题:印度洋地震海啸造成重大伤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