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与广东主动请辞人大代表王泽华的对话(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8日04:00 新京报

  媒体给我提供了很多信息

  新京报:你任广东省人大代表的12年间,共提交了250多份议案和建议,平均每年20多个,我了解你学的专业是“土木建筑专业”,可你的议案和建议却涉及交通、金融、环保等
多个领域,这些议案都是怎样产生的呢?

  王:我做代表是关注那些全局性的,宏观性的问题,从国家的方针政策入手,比如每年年底都开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我就会注意会议中的精神和信息,然后结合本地的情况,考虑广东省还存在哪些问题。

  新京报:就专业化程度来讲,你怎么评价自己提出的这些议案?

  王:我认为自己的知识面还是比较广的,从小就爱看杂志报纸,信息量可以弥补我的知识不足。比如说铁路公路电力方面的议案,我就在提案的过程中学习。因为议案需要的毕竟不是很细的东西,而是框架性的东西,我从媒体上学到的东西够用了。

  新京报:你很关注媒体的信息?

  王:报纸上我认为有用的信息都会剪下来。如果没有媒体,我的一只眼睛是瞎的。关于广州的治安情况、孙志刚事件等我都是从媒体上看过,并提过很多建议。从代表角度讲,我也感谢媒体给我提供了这么多的信息,发现了很多问题。

  新京报:你的议案被采用和你的名气有关吗?会不会因为你的关注,问题容易比较快的解决?

  王:有的是,有的也不是。2003年,在开人大会前我向人大递交了一份关于人代会取消警车开道的建议,结果从本次会议起就取消了持续几十年警车开道的做法。但是我还提出,大会上做报告不用全文照念,就没有实行。

  还有,我还提出过这样的建议:就是省人大、省领导来我们地方检查,我说你们光听政府汇报,光听一面之词,应该召集驻地方的同级人大代表召开座谈会,或者从另一个方面来听听还有什么意见,这样就比较全面客观了,也更能全面的评估这个地方的工作。

  新京报:这个建议实行了吗?

  王:没有实行,省政府办公厅给我一个答复,“你的意见很好,我们可以考虑”,一个考虑就完了。我觉得这很普通的,我们既然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我们作为人民代表是有权利监督你,也有权向你们提出建议。我发现往往是写给领导的建议,往往是没有回复,如果你忙,可以委托秘书起草简单的回复,你签个名,领导也应该给代表回复,这样便于我们代表了解议案的办结情况。

  副省长当面接受询问

  新京报:王代表,除了提交议案外,你似乎特别喜欢采用询问的方式。12年中,你总共发起13次询问案,为什么呢?

  王:这可以从两方面说,采用询问的方式,第一,我们可以和政府官员面对面交谈,说的严重点叫交火,说的轻一点叫接触沟通,这样面对面交流的好外是他们要当面给我一个说法,这样我可以当场看到他们的态度,及时了解问题能够何时解决,或者办理到一个什么程度。

  另一方面,对于询问会,媒体都给予充分的报道,它的影响力就会促使政府部门加大办结力度,2003年其中有一场是关于加快广东“两铁两路”建设的询问案,就引起省委张德江书记的重视,开完人大会的第二天下午,他就带着被我们询问的发改委、交通厅、广铁集团的官员到湛江现场办公,很快,一条公路去年已经通车,另一条今年通车。铁路方面,广东省委和铁道部也已经形成了规划方案。所以,我觉得询问这种方式对催化问题是有好处的。

  我用这种方式是屡试不爽。

  新京报:从结果上来看,你发起的这10多场询问案,是不是都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王:总体效果不错,也有的没起到作用。比如在2001年,我提食品安全问题,提出对工商业户实行户口管理等等,但是会后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后来发生的毒大米问题,还有SARS,说明我们的食品安全还存在隐患。

  新京报:接受你询问的人中,最高级别的是什么人?

  王:时任副省长的欧广源,他现在是省委副书记了,当时是关于水库移民遗留问题的询问,我们在询问案上写明请欧广源和水利厅、移民办的同志来参加询问,欧广源就来了,他是每请必到,也很随和,我们拿同一个问题询问过他两次,大家对结果都比较满意。

  新京报:在你看来,理想中的政府应该是什么样的,换言之,什么样的政府部门不会受到你的询问?

  王:理想中的政府是自觉接受监督的政府。因为你就是人民任命去履行为民服务的职责,当然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想法,这种理想也需要时间,需要慢慢推进。

  退下来感觉意犹未尽

  新京报:你能够在广东很好地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并向省一级的官员进行询问,是不是和当地的政治环境有关?

  王:我觉得广东政治环境还是比较宽松的,我们提出开询问会,上面从来没有卡我们,从来没有哪级官员跟我说你提的问题太尖锐了,至少当面没有。从省人大来讲,可能是比较喜欢我们这些代表吧,本来2003年十届我不该连任了,我超过60岁了,可省人大方面有所考虑,还让我参选,后来我就高票当选了。

  新京报:你觉得自己和其他的代表有反差吗?

  王:每个代表都应该从自身条件出发,只要你努力工作就行,不一定要达到什么目标,因为水平还是有差异的,只要努力就行。我也就是做了一名人大代表应该做的,我觉得还没做好,还有很多没做到,没做好,只是做得多而已,并不是说很出色,只是自己尽了责。

  新京报:你很在乎人大代表这项工作?

  王:以前我是进入角色了,还是舍不得,这次,我还有这样的感觉。

  新京报:意犹未尽?

  王:意犹未尽……

  新京报:人大代表都是兼职的,你可以不请辞,当一名挂名代表,为何不这样做?

  王:我不太习惯,我已经做到这个程度了。

  新京报:怎么讲呢?因为你之前做的太优秀了?

  王:太优秀我不敢说,我想我要是做的越来越差,我干脆不做。

  新京报:谢谢王代表,也祝愿你爱人的身体早日康复。

  王:谢谢!

  “百度”一下“王泽华”,相关网页约5910篇。作为广东省三届人大代表,王泽华以议案多、敢说敢言而被称为“议案大王”、“明星代表”。今年初,王泽华以家庭原因,毅然请辞人大代表资格,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上一页]  [1]  [2]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