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人类首抵南极冰盖之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02:46 新闻晨报

  中国科考队此举为我国在南极建第三个科考站做准备

  据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

  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北京时间18日3时16分,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详细勘测和对比,在挺进南极内陆冰盖1200多公里后,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
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093米。

  南极冰盖冰穹A被称为地球“不可接近之极”。科学家介绍,冰穹A作为南极冰盖冰芯钻探仅存的最后一个理想地点和世界上雪冰现代气候环境观测、大气与气象观测等独一无二的“科学观测站”,在科学上的意义是地球上其他任何科学观测站所无法代替的。

  继长城站和中山站后,我国计划在南极内陆建立第三个科考站,冰盖考察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此做准备。

  由13人组成的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于2004年12月12日从中山站正式启程,在1200多公里的行程中克服了冰裂隙、白化天气、高山反应、严寒等诸多困难。机械师盖军衔由于高山反应严重而离队,目前全队还有11名考察队员和1名随队医生。

  获取世界唯一冰穹A顶点冰芯

  来自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的消息说,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在南极冰盖冰穹A最高点区进行冰芯钻探,目前已获得近100米的浅冰芯,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区域获取的唯一一支冰盖顶点冰芯。

  冰芯将为研究这一地区千年以来的气候和环境演变提供可能,并因其珍贵性成为关键性的研究样品。这一冰芯是在距南极冰盖最高点300米处钻取的。

  冰盖队将于20日撤离冰穹A区域,返回途中,将绕道甘伯采夫冰下山脉的北高点,利用冰雷达进行冰下地形的探测,以揭开被冰盖遮盖下的南极大陆一角真相。

  冰盖最高点并非“南极之巅”

  冰盖最高点并非南极最高点。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解释说。

  目前有关南极冰盖科考的报道中出现了一些误差。这位负责人说,虽然南极95%的面积被平均厚达2000多米的冰雪所覆盖,但是海拔4000多米的冰盖最高点并非是南极大陆的最高点,最高点应该是位于西南极洲的南极大陆最高峰-海拔5140米的文森峰。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魏文良认为,由于冰盖覆盖在南极大陆上,其海拔高度是缓慢增加的,进入海拔最高的冰盖冰穹A核心区域后用肉眼难辨哪里是最高点,须在卫星测绘指导下经过一定范围的GPS联测才能确定最高点位置。

  进入这个高地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它已象征了中国的极地考察能力。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秦为稼说。

  13名队员紧密配合各司其职

  南极冰盖队由13人组成。13人分别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李院生、孙波和徐霞兴,中国科学院寒旱所的侯书贵和张永亮,中国气象科学院研究院效存德,信息产业部电波研究所陈有利,厦门厦工股份有限公司盖军衔,青海青工股份有限公司崔鹏惠,武汉大学张胜凯,中央电视台陈晓夏和李亚纬,湖北人民医院童鹤翔。其中,李院生任冰盖队队长,效存德任副队长。

  具体分工是:机械师负责车辆与雪橇等后勤支撑设备的保养与正常运转等;陈有利负责通信设备的维护与使用;张胜凯负责车队导航、高精度

  GPS观测;孙波负责考察路线和预选站址冰床地形和500米以上冰层结构观测;李院生、效存德、侯书贵负责路线观测、设立路线标杆等;张永亮负责浅冰芯钻探;童鹤翔负责全队的医疗保障,并负责高原不同海拔地区队员身体适应性、心理承受能力等;陈晓夏和李亚纬负责拍摄纪录片素材。

  炊事、车辆除冰、加油、垃圾处理等日常生活和野外相关工作由全体队员分担。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