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有偿学术”与“有偿新闻”乃一丘之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06:10 北京青年报

  香港经纪人称格林柯尔董事局主席顾雏军曾托人请经济学家郎咸平写有偿学术评论文章一事,在昨天顾雏军会见内地媒体说明情况之后,相关情况却并未因此变得清晰而明朗。有人大胆假设,郎咸平之所以与顾雏军“反目”,可能与顾未兑现当初“公关费”承诺有关,虽暂时无法小心求证,但似不妨视之为一种“合理怀疑”。

  随着媒体采访报道和司法调查的进一步深入,相信事实真相不日将得到澄清。届时,
顾雏军到底有没有托人请郎咸平写学术评论,郎咸平在《从“科龙事件”谈柔性监管》一文中对顾加以好评,到底是否存在和顾进行学术与金钱交换的预期,以及香港经纪人宋秦与郎咸平到底是什么关系,等等,都将有明确的答案。然而,即便郎咸平最终能证明自己的清白无辜,但现在一些学者与企业家建立起了密切而暧昧的关系,为企业家进行有偿学术研究,并在媒体上发表文章或言论,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资本运作、形象设计、危机公关摇旗呐喊,在很多场合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这才是最最令人忧虑的。

  中国的学者大多数供职于国有高校、研究所,也有一部分在民办院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教研工作,一般都有不低的薪金收入,有的还能领取数额不菲的稿费、讲课费和研究经费,所以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为企业搞“有偿学术”。这与新闻记者不能为企业写“有偿新闻”是一个道理。新闻记者的采访报道有可能对某一企业或行业有利,学者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也可能对某一企业或行业有利,并受到他们的欢迎,但无论新闻记者还是专家学者,都不能因此心安理得地接受他们的物质回报。“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只要接受了企业的物质回报,记者和学者无论是写歌功颂德的文章,还是反其道而行之发表批评性言论,都注定了不可能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有的甚至发展到对公众进行刻意误导,记者和学者也就堕落成了彻头彻尾的新闻骗子和学术骗子。

  “有偿学术”与“有偿新闻”乃一丘之貉。经过坚持不懈的打击新闻腐败,“有偿新闻”的公信力已经丧失殆尽,眼下亟须掀起打击学术腐败风暴,让“有偿学术”黑幕大白于天下。

  作者:潘洪其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