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打造劳务输出新产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08:15 宁夏日报 | ||||||||
在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宁夏同心、海原、西吉三县,连日来不断有从内蒙古、新疆、广东、福建返乡的农民工,他们怀揣着工钱、展露着笑脸。无论是县城的机关,还是农民的庭院里,“出门打工”、“挣钱回家”成为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从2004年起,宁夏建立起市、县、乡、村4级劳务输出组织体系,对劳务输出对象进行输后服务延伸,对劳务人员分层次分市场进行引导输出,将城市的教育培训资源引到农村,
培训让农民工端上“铁饭碗” 在红寺堡移民开发区的农民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大院里,一溜摆放的大小18台崭新的电焊机引人注目。刚刚上完理论课的30多位农民,分散到各个操作点上,开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从彭阳县古城乡移民来的青年农民古军礼和顾维俭,都曾在建筑工地上打工,没挣上钱。他们告诉记者,掌握了这门手艺,明天的日子就大有希望。 在红寺堡第二小学的操场上,上百名农民工正在砌着各种规格的砖墙;在罗山宾馆的大厅里,几十个从山里来的姑娘正在摆台、端菜、上酒;在红寺堡镇的一家裁缝店里,十几个姑娘和小伙子,有的围着桌子学剪裁、有的围着机子学缝纫…… 正在指导培训的宁夏银河仪表厂总工艺师周成福和宁夏建筑技术学院高级讲师马占山说:“这两年,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民非常认可的创收方式,很多民工苦于没有一技之长,现在政府给他们提供实用技能培训,等于让他们捧上了铁饭碗,这才是最有效、最彻底的扶贫。” 为解决输得出、留得住,占领市场的问题,针对宁夏劳务人员整体缺乏职业技能的现状,宁夏把提高务工人员的技能素质作为劳务输出的重中之重。2004年底,自治区启动了百万农民工培训工程,投入6400万元专项资金,决定分4年时间对全区64万劳务人员进行培训,计划到2010年,经过培训使全区1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铁杆庄稼”政府种 海原县西安镇北坝村农民于桂芬这几年把4个孩子都送到福建莆田打工,大女儿孙丽娜已经进入管理层,月工资1800元。几个孩子商议后开始每月给家里汇款1500元。他们的海原老家也有变化,新建了崭新的砖瓦房,令村里人羡慕。在于桂芬一家的影响下,加上乡村干部的组织动员,北坝村和西安镇的劳务输出发展很快,2004年全镇转移就业人数超过5000人。 宁夏南部山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因为生活所迫,这里的农民有外出务工的习惯,他们形象地称外出务工是种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然而长期以来,外出打工基本上是农民的自发行为,加上没有经过培训,不掌握技能,所以很难大规模输出,即使输出也留不住、干不久。 2004年,自治区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新产业,提高输出的组织程度,通过政策引导、提供服务、营造环境、加强培训等多种措施,使宁夏的劳务输出从最初的能人带动、亲朋相约的小规模外出打工,发展为现在的大规模、有组织、有秩序、稳定性较强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和转移就业,形成比较完备的政策体系、组织体系、服务体系和培训体系,基本实现了劳务输出产业化发展的初级目标。目前,全区各市、县(区)、乡(镇)都建立了劳务输出管理机构。固原市及所属县、乡三级都成立了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专职工作人员,各行政村都设立了劳务信息点,聘请村干部为劳务信息员。 针对向哪里输出和如何开辟用工市场的难题,自治区在外省区建立了7个劳务输出管理机构,在巩固和扩大现有的福建、北京、上海、山东、深圳、珠海等沿海发达地区有规模劳务基地的基础上,把目标投向与宁夏农民生活习惯和气候条件相近,用工要求与本区劳动力素质相适应,且用工市场空间大的新疆、内蒙古、甘肃、陕西等地,形成了以体力型为主的西北、华北市场,以技能型为主的东南沿海市场。(新华社银川1月18日电)(本报记者罗进贵新华社记者 周健伟)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综合新闻网(http://www.nxnet.net)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