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四大问题阻碍中医药条例实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0日08:19 法制日报 | ||||||||
四大问题阻碍中医药条例实施 本报记者 杜海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于200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该条例的基本宗旨是,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加强对中医药的规范化管理。条例实施一年来,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形
管理体制“高位截瘫”现象普遍 除国家有独立的中医管理机构外,目前全国只有吉林、四川等七八个省份组建了相对独立的中医管理机构,其中四川全省21个地市中有19个地市的卫生管理部门成立了中医局,434个县的卫生局成立了中医股或有专人负责中医工作。但是在其它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管理体制很不健全,尤其在基层中医工作基本没有人管,形成中医管理“高位截瘫”的局面。 中医药条例规定,国务院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中医药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的中医药管理工作。但是由于近年来精简机构、减少人员,一些地方没有认识到中医药管理的特殊性,裁减了中医药管理科室和人员,致使这些地方在中医药管理和中医药发展两方面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中医药管理体制不顺,在机构设置上头重脚轻,在人、财、物方面没有自决权,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中医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投入不足制约中医药发展 尽管各级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医事业发展的倾斜政策,但在政策落实中却缺少配套的、可操作性的、有力度的具体规定。有些地方由于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中医药工作中的职责不明确,中医药政策在贯彻中未能很好落到实处,中医机构建设缺少具体的倾斜措施,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现有的财政扶持力度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求差距很大,即使在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政府对中医院的财政补助虽逐年略有递增,但建设发展项目仍然面临资金缺乏的问题。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一些县级政府由于受地方财力的限制,近几年对中医院已无财政差额拨款,中医院发展受到制约。 与综合医院相比,中医医疗机构普遍建院较晚,基础设施条件差,设备落后,人才和技术力量薄弱。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医医疗机构的生存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以河南省为例,该省各级政府虽然都很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底子薄,部分市县财力有限,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力不从心。2003年河南省对中医事业的财政支出为11814万元,占卫生事业经费的8%,比2002年减少了349万元。 特色丧失中医院生存危机显现 中医院的生存危机不仅表现在资金缺乏上,在有些地方中医院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医疗体制改革的首选,或拍卖中医院产权或进行股份制改造。 中医药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条例还要求统筹安排中医医疗机构的设置和布局,完善城乡中医服务网络。条例颁布后,四川省及时制止了开江县政府拟将该县中医院整体拍卖的行为,陕西省宝鸡市制止了个别县县政府要合并中医院的决定,安徽省遏制了个别地方要卖掉政府开办的中医院的举动。 中医院要突出中医特色是无庸置疑的,但是由于各项保障措施不落实,价格机制不完善,中医院的中医特色日渐衰退,“西化”现象日渐明显。中医讲究个性化诊疗,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治病的一大特点。中药制剂是中医院个性化诊疗的特色所在,它是世代相传、疗效显著的经验方和临床确有疗效的协定处方。 目前,依据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对医院制剂是等同于新药来管理的,中药制剂在生产条件、品种审批上都要按新药标准执行。但是许多中医院特别是县级中医院,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很难达到国家规定的中药制剂室的建设标准,一些中医院已不得不将中药制剂室关掉,从而限制了中药制剂的开发以及中药特色和中医优势的发挥,制约了中医院的发展。 提高中医药依法行政能力是当务之急 中医药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是贯彻中医药条例、规范中医药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但同时也是当前中医药依法行政的薄弱环节。大量存在的虚假的中医医疗广告和非法的中医医疗活动,严重扰乱了中医医疗市场秩序,由于执法主体不明确、执法队伍不健全导致监督执法不利。因此各地普遍呼吁应当把中医医疗服务市场的监管纳入卫生监督体制建设中,在卫生执法监督队伍中增加专门的中医药人员,依法履行中医药执法监督的职能。目前有的省已经在积极探索参与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的途径与方法,四川省的中医药执法和执法监督人员都要由省政府法制办统一对其进行业务素质培训,取得执法证和执法监督证后持证上岗。该省还全面实行了省卫生厅与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执法,加强了对执法过程和执法结果的监督,确保执法公正、公平和公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