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设施建成“汉字博物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0日08:43 每日新报 | ||||||||
新报记者肖红萍摄 新报讯【记者肖红萍通讯员于瑞军】昨天下午,建设长达7个月之久的塘沽区文化墙一期工程终于对外开放,这是地处海河下游的塘沽区将防洪设施建成的兼具文化价值和艺术品位的人文景观。
据悉,整个文化墙规划东起塘沽海河外滩公园,西到海河大梁子渡口,总长度为2100米,共分汉字源流、字里乾坤、文海泛舟、奇诗共赏、商灯射虎、联苑撷英、箴言警句、名人手笔八个部分。昨天开放的是文化墙一期工程,包括汉字源流、字里乾坤、文海泛舟三个部分,长度为1200米,其中雕刻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计约6万余字。文化墙的建设是利用海河北岸高约3.2米的防洪大堤为基底,由近百名雕工将放大的书法作品底本精心雕刻在石碑上。 与其他地区的碑墙或碑林不同,塘沽文化墙以雕刻文字为主,在一道长墙上从多个角度集中体现了汉字文化丰富的内容,宛如一座露天的“汉字博物馆”,为国内首创。同时,文化墙上汇集了一批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珍品,如一直被世人奉为书法珍宝的晋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三希堂”之宝的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的《伯远贴》等也被雕刻上墙。文化墙上还镶嵌了45枚古币,其中由秦相李斯书写币文的秦半两钱,则将铸造成直径2.1米的巨大铜钱,可称世界之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