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恐怖 中国地下信贷近万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1日04:21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据《中国新闻周刊》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表明中国经济最新的“恐怖”故事正在上演:据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去年初完成的一项专题研究测算,中国地下信贷规模介于7400亿元~8300亿元之间,一些存款人正逃离正规的银行系统转而把钱投入到收益更高的非正规金融系统中。

  “地下金融”的真面目

  另据花旗银行今年1月份的报告说,2004年5月到10月,中国国内银行居民存款流失额在9000亿元左右。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李建军副教授说:“我们最终计算出来的数据是惊人的,这也是中国对‘地下金融’的第一次全面展示。”首先计算出的是地下金融规模指数,也就是非正规金融规模与当地正规金融规模的比例。结果显示,全国20个被调查省、区、市的地下金融规模平均指数为28.7,也就是说,这20个省地下金融规模与正规金融规模相较比例接近三成(28.7%)。由于本次调查是在2004年年初进行的,因此以2003年的年度数据进行测算。2003年底全国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增长额约27700亿元,以此为基础计量的地下信贷规模介于7400亿元~8300亿元之间。事实上,这仍可能是一个保守的数字。根据此前的地区性的研究和估算,“仅温州一个城市的地下金融就有1500亿元左右,广东省的规模则可能达到5000亿元左右。”招商银行高级研究员陆磊对记者说。

  东北成为新“灾区”

  东北地区在这次调查中“冷门”频出,在很多单项指标上超过了人们普遍认为的“地下金融”之乡,如福建、浙江等。在调查的20个省内,黑龙江的地下金融规模居首,规模指数超过五成,紧随其后的是辽宁,也达到了四成多,再之后才是福建。事实上,东北地区的地下金融同南方截然不同。南方的地下金融是建立在民营经济的需求之上的,颇具民营银行的雏形。而东北却不然,民营经济并不发达,“其地下金融更多的是同地下经济联系在一起的。”李建军说。据了解,目前东北地区流行企业转贷,当地称为“对缝”。一般而言,转贷“东家”是较知名兼具实力的大型国有企业,但是一些其他类型的企业却徘徊在银行之外,不得其门而入。在这种情况下,“大企业”成立类似“俱乐部”一样的企业协会,其他企业入会后,可以从“东家”处“转贷”银行贷款。“会员”取得转贷款必须向“东家”交纳一定的“担保金”被称为“会费”,一般占贷款总额的10%左右。为防范可能产生的“贷款”风险,同时约定,万一“会员”不能还款,将拿企业的货物作价偿债。“俱乐部”对贷款数额也有一定限制,一般多的能贷到100万元~200万元,少的也就是50万元~100万元,且多为短期贷款,期限多为三个月或半年。

  “地下金融”:是指处于正规金融体制以外,国民经济统计核算难以触及的经济形态。它是地下经济的组成部分,包括为地下经济服务的金融组织,如“标会”“抬会”。

  相关评论

  利弊之辩和堵疏之争

  “地下金融”对于经济的发展究竟利弊如何?调查显示,“地下金融”影响指数为正值的省份有7个,负值省份有12个,最终的结果也为负值,但不低于-5%。“这表明地下金融总体而言对经济还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的,只不过因地区而异。”李建军说。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扰乱正常金融秩序、分流存款、分割贷款业务,形成了黑市利率;存款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贷款利率高容易形成不良贷款;一些地下金融组织依靠暴力手段维护地下信用体系的正常运转,演变成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经济组织等等。尽管利弊交错,地下金融被认为是中国的金融乱源,政府对于地下金融的监管连绵不绝。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就以“治理整顿金融三乱”的方式打击地下金融。

  关于“地下金融”合法化问题,政府有着自己的苦衷。“原本地下金融的收益和风险、权利和责任安排是非常对称的,但政府介入以后反而打破了原来的对称,造成了金融风险。”陆磊说。他认为,既然是民间借贷,就让其留在民间。与直接监管相比,更理想的模式是间接调控,比如让利率相对自由浮动,因为如果不是长期存在的“负利率”,人们就不会纷纷从银行取钱投资,如果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更加灵活,银行就会考虑以合理的利率将钱贷给中小企业。如此,地下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将形成一个合理的博弈空间,其间风险成本的核算与选择将交由市场各方自我完成与承担。“剩下的问题就交给法律,如果地下金融真的违法了,那就绳之以法。”陆磊说。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