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探索住房租赁新机制(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1日07:29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记者郑蔚

  “我们老夫妻俩都是退休工人,去年动迁拿到30多万元动迁款。但走了不少房屋中介机构,结果发现要靠这些钱在市中心买到一套合适的二手房太难了。在远离市中心的金山,我们倒是看中一套房子,但赶过去一看,周边的医院、商场、公交等配套都很远,别说平时买菜难,一旦生病怎么办?”家住普陀区的姜妈妈,最近逢人便说买房的苦恼。

  遇到“买房难”的市民,不止姜妈妈一家。怎么化解这一难题,成为人大代表们关注的焦点。

  在分组审议中,普陀区房地局局长陈琦代表提出,普陀区建民村、棉纺新村等地的居民迫切希望能尽早改善居住条件,但由于目前动迁房源紧、动迁成本高等原因,区房地局工作难度较大,市政府能不能出台新的房屋租赁政策?长宁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新华代表也说,必须承认有一部分上海市民不买房,而依靠租赁来解决住房问题。要让新的租赁机制可行,政府部门应当积极调控房地产的三级市场。

  代表:住房租赁可平抑房价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汪泓代表说:市领导在会上讲得好——老百姓居住条件改善是衡量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标准。如果老百姓的住房条件没有改善,房地产炒得再热,市场也是不健康的。房地产的基本功能是居住,它不是股票,不是用来交易和炒作的,所以一定要坚持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

  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规律来看,租赁市场应当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有相当比例的租赁房。香港个人拥有住房的大约为50%。我们不可能超越发展阶段,希望所有的市民都买房,等于让所有居民的收入都整齐划一,这肯定是不可能的。而加快房屋租赁业发展,让市民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有买有租,是实事求是的思路。加快房屋租赁市场的建设,不仅可以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而且有利于起到平抑城市房价的作用。

  政府:租赁制度上半年出台

  正在列席人代会的市房地局局长蔡育天,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蔡育天说,十年来,上海造了2亿多平方米的住房,大大改善了市民的居住条件,75%的居民拥有了自己的住房,居民住房成套率达到了95%以上。现在的关键问题是,租售必须并举,要大力培育租赁市场,以满足低收入群体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

  改善本地老百姓,特别是中低收入老百姓的居住质量,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上海将分层次地推进房屋租赁体制。一是大约3000多万平方米没有出售的旧工房,将继续实行低租金制。这一政策将惠及全市95万工薪家庭;二是增加廉租房的投入,2004年,全市廉租房住户为1.3万户,今年希望能再增加5000户,达到1.8万户。三是提高动迁配套房的比例,去年,动迁配套商品房的比例一般是30%至40%,今年要提高到50%至70%。蔡育天说,这一举措将力争在今年上半年出台。

  市民对楼市的关注程度有增无减。本报记者郭一江摄
探索住房租赁新机制(图)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