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特别聚焦:中国救援队从海啸灾区归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1日08:49 法制日报

  中国救援队从海啸灾区归来

  2004年12月26日,海啸突袭印度洋沿岸的一些国家,给当地造成惨重损失。12月31日,中国国际救援队赶赴海啸重灾区———印度尼西亚的班达亚齐

  2005年1月15日,记者采访了刚刚从印尼回国的第一批中国国际救援队队长郑静晨。他
讲述了在这难忘的12天里,他们成功救助七千多名灾民的经历

  本报记者 焦华

  为紧急援救印尼灾民

  2004年12月26日,郑静晨正在美国参加一个国际医学学术会议,当听到印度洋发生地震海啸的消息后,他的第一直觉是,中国国际救援队可能会参加这次国际救援行动。之所以有这种直觉,是因为郑静晨不仅是一名医学专家、武警总医院副院长,同时还是中国国际救援队副总队长兼首席医疗官。于是,他拨通了武警总医院王院长的电话,询问有没有接到救援印度洋海啸灾区的命令……

  12月29日晚11时,刚刚回国还没倒过时差的郑静晨接到上级的命令:做好紧急前往海啸重灾区———印度尼西亚的准备!随即,早有心理准备的郑静晨立即通知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医务人员集结。人员到齐后,郑静晨将大家分成若干小组,一部分人迅速上网检索有关印尼的灾情、气候、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一部分人立即调集、准备救援所需的装备;一部分人根据搜索到的印尼的自然情况,为队员准备必须的生活用品;剩余几人去处理队员出发前所要履行的手续……

  在郑静晨的指挥下,准备工作紧张迅速、忙而不乱地进行着。这晚,大家共同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12月30日,一架载有中国国际救援队领队、国家地震局副局长赵和平、本次救援队队长郑静晨等35名队员以及所用物资的飞机,从北京首都机场腾空而起……

  由于印尼班达亚齐机场的飞机起降频繁,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飞机于31日早6点才降落在棉兰机场。队员们快速有序地卸下物资后,等候印尼方面的安排。下午4点多,中国国际救援队被安排使用一架小型运输机。因飞机容量小,物资只能运走一部分。赵和平和郑静晨商量后决定,每位队员只能带三天的食物和水,将药品和医疗器械全部带上去。

  到达班达亚齐机场时已是北京时间2004年12月31日23点50分,再过10分钟,祖国就要敲响2005年的钟声了,领队赵和平向全体队员作了简短的新年祝词,大家便开始七手八脚地将各种物资搬运到机场旁边。

  可以说,从12月29日晚到此时,全体队员谁都没有机会好好休息,为使所带物品完好无损,让大家节省体力,天亮后好投入救援工作,郑静晨站了第一班岗,负责看护物资。机场上,一架架飞机不停地起降,隆隆的发动机噪音震耳欲聋,但劳累了几天的队员们,蜷缩在机场边上的水泥地上,睡得十分香甜。见到此情此景,郑静晨实在不忍心叫醒值下一班岗的队员,自己一直站到天麻麻亮。此时天空突然下起大雨,他才不得不将大家叫醒……

  天亮之后,队员们发现机场外面坐着黑压压一片灾民,他们当中有许多人身上都带着伤。但与以往情况不同的是,病人的外伤除了挤压、磨擦等原因,伤口又被海水浸泡,加上当地气温较高,又没得到及时治疗,大多感染化脓,必须尽快救治。虽然此时随队的外交官员还没有和印尼方面取得联系,但郑静晨果断地决定,救治工作就从这里开始。受伤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中国队员们,一个伤员看完,另一个就接上了。队员们冒着雨,或蹲或跪为受伤的灾民细心地治疗。

  2005年1月1日上午,印尼政府为中国国际救援队在机场边划定了营地,队员们在营地上搭起了三顶巨大的红色帐篷。

  当天下午,营地里来了一位客人。他是班达亚齐一个镇子的社区医院的院长,他神色焦急,双手握着郑静晨的手说:“我的医院在距海边很近的一个山坡上。海啸突袭时,医院里虽然进了水,但损失还不是特别大,只是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大多不知去向。目前,那里聚集着很多受伤的灾民,我恳切希望得到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帮助,协助我恢复医院的工作,以救治更多的伤员。”

  听完这位社区医院院长的介绍,郑静晨敏锐地意识到,只要这所医院的基本功能没有丧失,它将成为目前救治伤病人员最理想的地方。于是,他立即带上两名队员坐上这位院长开来的救护车……

  救护车在泥泞的路上艰难地前行。随着救护车一公里一公里地靠近海边,郑静晨眼前的情景也越来越惨烈。开始,还能看到一些房屋的残垣断壁,到后来就只能看到房屋露在地表上的地基了,路边的灾民也很多,他们的脸上带着无助的神情。渐渐地,一股股尸体散发的恶臭钻进了郑静晨的鼻孔,他赶紧提醒队员戴上了口罩。

  这所社区医院里一片狼籍,房间的地上满是海水涌进时留下的杂物,幸好损失还不算严重。郑静晨仔细地查看了医院的情况后,又和两名队员一起为聚集在医院前面受伤的灾民进行了简单的治疗,返回营地时天已黑了下来,但此时,一个科学的工作方案已在郑静晨的心中产生。

  第二天,郑静晨将医务人员分成三个组,一组在机场候机楼前设置救治点,救治机场附近的伤病灾民;一组赶往社区医院帮助恢复医院,并救治那里的伤病员;还有一组身背药品前往灾民点巡诊。这种科学的工作方法,最大限度地救治了灾民。

  1月4日,国际上加大了对受灾国的救援力度,联合国“国际转运中心”在班达亚齐机场设立了一个工作站,一些危重伤病员被送到这里,进行抢救、等待飞机转送他处治疗。这个工作站刚刚设立,一位负责此项工作的澳大利亚人找到郑静晨说,他非常希望中国的医务人员能参加这项工作。郑静晨认为,这是加强国际合作的好机会,随即他便与领队赵和平、随队外交官进行沟通,后达成了共识。于是,郑静晨又抽调出人手再组成一组加入到“国际转运中心”工作。一天工作下来,中国救援队队员认真负责的精神,给外国同行留下了极好印象。

  班达亚齐靠近赤道,天气炎热,雨季长,蚊虫多。幸亏救援队按照郑静晨的安排,在赶赴印尼灾区前,查阅了大量资料,充分了解了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带上了雨衣、雨靴、蚊帐、花露水和清凉油。

  灾后,这里的卫生条件很差。郑静晨在注意抓好消毒工作的同时,还规定队员每天只吃两顿饭,早晚在营地吃,中午不得在外用餐。救援队队员在印尼工作12天,回国体检时,无一人生病和负伤。充足的准备和正确的措施充分保证了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那么,郑静晨为何对救援工作如此熟悉呢?

  一切来源于平生所学

  今年46岁的郑静晨,高中毕业后考入新疆医科大学。1983年大学毕业那年后,他被调入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工作。经过三个月严格的新兵训练,他作了一名外科医生。1985年,郑静晨又被调到武警总医院,开始涉足急救医学领域……这一工作经历为他日后从事救援工作奠定了基础,军旅生涯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起点,部队不仅为他提供了攻克医学难关的各种条件,还使他喜欢挑战的性格得以发挥。

  2000年,中国政府根据形势的需要,在国家地震局的领导下组建了中国国际救援队,郑静晨成为医疗救护方面的负责人。他曾指挥了两次赴国外医疗救护行动和3次大型实战演练。经过刻苦钻研,他还主编了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培训教材《急救医疗指南》和《急救医疗手册》,主持完成了“高科技条件下武警部队卫勤建设新模式及应用系列研究”等项目,获武警科技进步二等奖。

  郑静晨说,要想成功地指挥救援行动,就要有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救援方法。正确的理念是,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他说,这不是自私。一个救援队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如果队员们不懂得怎样救护,就会盲目地牺牲自己的性命去救一个人;但一个有专业知识的救护人员,能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运用自己的救护知识,可能救出更多的人。同时,作为一名指挥员,掌握科学的救援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

  此次救援行动,郑静晨将平时的积累运用到了实战中。他制定的工作方针是:一要能够保障救援队本身的健康安全;二要对灾难中的受伤者进行救治;三是对灾民进行巡诊;四是帮助当地的医院恢复重建。这些也许正是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印尼灾区的救援行动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伴一生的几件事

  人的一生中会经历许多事情,有些事转瞬即忘,有些则会相伴一生,而且会受益一生。郑静晨说,在这次救援行动中有这样一些事和人令他难忘,令他感悟颇深。

  1月5日傍晚,工作了一天的队员们刚刚回到营地,就听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一会儿,到印尼雅加达出席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的温家宝总理要和中国国际救援队通电话。郑静晨说,他和所有队员都高兴得不得了,可高兴之余又犯了愁:眼前这部电话机没有免提功能,温总理来电话时怎么能让大家都听到声音?大家想尽了各种办法都没成功……晚上8点30分,刚刚到达雅加达的温总理就打来电话,救援队领队、国家地震局副局长赵和平代表大家拿起了电话,所有队员面对祖国方向列队,大家屏住了呼吸……

  温总理在电话里对救援队的工作给予了肯定,称赞救援队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为和平友好事业做出了贡献。

  温总理还嘱咐说,大家要保重身体,确保安全。祖国和人民是后盾,将全力支持救援队,也期待着你们圆满完成任务,胜利归来。

  就在温总理和救援队通完电话后,总理的随行人员告诉大家,温总理还给每位救援队员亲笔写了新年贺卡,过两天由中国政府灾区慰问考察团转交给救援队员。队员们立刻欢呼起来,但有人马上说,不要让考察团把贺卡带来,这里经常下雨,万一不慎受损,会抱憾终生,还是等我们回国后再领取吧(就在记者采访郑静晨的第二天———1月16日,回国的救援队队员全部拿到了温总理亲笔写的新年贺卡)。

  讲到这里,郑静晨眼角湿润了……他接着说:“作为一名救援队员,在紧要关头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事,但我们却得到了祖国人民和国家领导人这么多的关心,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我们。我想,在我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我都不会忘记的。这12天说它漫长,那是因为还没有品足人生中那么多的真情、关爱、挂念和幸福;这12天要说它飞快,那是因为我们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完,我们在时时惦念灾区伤员。这期间,中国地震局的陈局长、武警部队的吴双战司令员、隋明太政委也都多次给我们发去了慰问电和鼓励函,武警后勤部何映华部长、王宏运政委还亲自安排武警总医院的王院长、秦政委在元旦那天到每个队员家中去慰问。在特定环境下,有了这种关心,大家就有了精神支柱。”

  “这次印尼救援,还有许许多多普通人让我们感动不已。”郑静晨说,“我们在棉兰换乘印尼小型运输机时,由于飞机的容量有限,我们只好将全部药品和医疗器具带走,而每人只能带3天的给养。在棉兰机场迎候我们的华人团体的陈主席知道这个情况后对我们说:‘你们放心地走吧,余下的物资我会想办法从陆路运到班达亚齐,保证3天之内送到。’到了第3天,就在我们的给养马上用完之时,陈主席安排的运货卡车将余下的物资一样不少地送到了我们的手里。”

  郑静晨说,我们在救援行动中,还得到了印尼民众的帮助和支持,有两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月1日,救援队到达班达亚齐的第一天就开始了工作,但由于当地人只讲印尼语,使得队员与伤病灾民之间无法沟通。如果是外伤还好办,比划比划就能明白;如果是内脏有病就很麻烦,因为队员们无法问清病人的情况。正当队员们为此着急时,一位印尼小伙子说他会一点英语,愿意为救援队当翻译。在这次灾难中,他失去了53位亲人,但他忍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任劳任怨地为救援队当了一天的翻译。郑静晨动情地说:“换位思考,如果我们失去了这么多的亲人,我们会是怎样的心情?”

  采访就要结束时,郑静晨感慨道:“在印尼救援的日日夜夜里,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善良,善良是人类最根本的东西,善良是人类最美好的东西;因为有了善良,我们来到了印尼;因为有了善良,我们得到当地华人甚至是灾民的支持。要问我,此次救援行动对我今后人生的影响?那就是,我会发现更多的善良,我会对善良的人们做出更大的贡献。”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